胡木星飲子

胡木星飲子

HU MU XING YIN ZI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2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肺經 25%
脾經 12%
腎經 12%
肝經 12%
膽經 12%
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胡木星飲子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方中使用硃砂,旨在平息躁動不安、心神不寧之症,使心氣平和,達到安神定志之功。
  2. 活血化瘀: 硃砂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凝滯之症。方中結合其他活血化瘀藥材,可共同作用於血脈,達到通絡止痛、消腫散瘀之效。

然而,硃砂含有汞元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應嚴格控制劑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胡木星飲子中包含鬱金,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鬱金味辛、苦,性溫,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與胡木星飲子中其他藥材如柴胡、香附等協同作用,達到疏肝理氣、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鬱金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瘀血阻滯、疼痛腫脹等症狀,與胡木星飲子中其他藥材如川芎、桃仁等協同作用,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總之,鬱金在胡木星飲子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其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以及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改善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胡木星飲子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要針對「痘瘡」病程中的兩種關鍵狀態:

  1. 血泡欲作膿窠階段:痘瘡毒邪外發,氣血充盛於肌表,血泡將轉化為膿液階段,此時需涼血解毒、促膿成熟。
  2. 黑陷危證:痘瘡毒陷血分,痘色紫黑、塌陷不起,屬熱毒內攻、血瘀氣閉之重症,急須清熱開竅、活血透毒。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朱砂(主藥)

    • 功效:清心鎮驚、解毒安神。
    • 原理:痘瘡黑陷多因熱毒擾心、血熱瘀滯,朱砂色赤入血,能直折心經火毒,防止熱毒內閉神明,同時藉其鎮靜之性緩解高熱驚厥。
  2. 鬱金(輔藥)

    • 功效:活血行氣、涼血解毒。
    • 原理:辛散苦降,能解氣血鬱滯,疏通痘毒外透之路。與朱砂配伍,一涼血一活血,協同化解血分熱瘀,改善黑陷。
  3. 片腦(冰片)少許(佐使藥)

    • 功效:芳香開竅、散鬱火。
    • 原理:其性走竄,助朱砂、鬱金通竅透毒,引藥力上行外達,突破毒邪閉阻之勢。
  4. 豬尾血(引藥)

    • 功效:活血解毒、引藥入血。
    • 原理:取「同氣相求」之意,以血導血,加強方劑入血分透毒之效;且豬尾血性動,契合痘瘡外發之勢。

配伍特點與治療思維

  • 清熱解毒與活血並行:針對熱毒壅血之病機,朱砂清解、鬱金活血,標本兼顧。
  • 開竅透毒為樞紐:冰片與豬尾血共促閉鬱之毒外透,助痘瘡由黑陷轉為紅活。
  • 順應病程用藥:強調「正出時禁用」,因方藥偏於涼遏,恐阻外發之勢;唯毒聚血分或黑陷時方可放手使用。

此方體現古代對痘瘡「毒邪深伏」與「氣血不通」的精準辨證,透過直入血分、開竅動血之品,扭轉危候。

傳統服藥法


朱砂、 鬱金。入片腦少許,以新汲水調勻,然後取豬尾血1-2滴,入藥汁服,治黑陷,隨木香湯、紫草湯入酒調下。
若在正出之時,不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胡木星飲子, 出處:《治痘全書》卷十三。 組成:朱砂、鬱金。 主治:痘瘡毒盡在外,血泡欲作膿窠者;及痘瘡黑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