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膏

桂香膏

GUI XIA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3.7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腎經 19%
肝經 18%
心經 10%
肺經 9%
膽經 7%
胃經 6%
大腸經 3%
三焦經 3%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膽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桂香膏中包含肉桂,主要原因在於肉桂的溫熱性質以及其獨特的香氣。

溫熱性質: 肉桂性溫,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經、止痛止癢之效。其溫熱之力能驅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因寒邪引起的疼痛、麻木、肢冷等症狀。

獨特香氣: 肉桂氣味芳香,能起到芳香開竅的作用,有助於舒緩情緒,提振精神,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頭昏腦脹、胸悶氣短等症狀。

因此,桂香膏中加入肉桂,不僅能發揮其溫熱散寒、活血通經之效,更能藉由其香氣,起到芳香開竅、舒緩情緒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桂香膏方劑中添加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潛陽,清熱除煩: 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清熱除煩的功效。桂香膏方劑多用於治療熱病煩躁、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而牡蠣的加入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滋陰降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2. 軟堅散結,化痰止咳: 牡蠣亦具有軟堅散結、化痰止咳的功效。桂香膏方劑中若出現痰多、咳嗽等症狀,牡蠣的加入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起到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作用。

中藥方劑「桂香膏」中包含蛇床子,是因為蛇床子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祛濕止痛的功效。蛇床子在外用膏藥中,能夠幫助緩解關節和肌肉的疼痛,特別適合於因寒濕引起的病症。蛇床子的使用能夠提升膏藥的療效,使其在舒緩疼痛和消除風寒方面更為有效。

桂香膏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通竅止痛: 細辛味辛性溫,具有溫經散寒、通竅止痛之效。桂香膏常用於治療寒凝經脈、氣血瘀滯所致的頭痛、鼻塞、齒痛等症狀,細辛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效果。
  2. 增強藥效: 細辛與桂枝、肉桂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之效,提高桂香膏的療效。細辛的辛香之氣,亦可增強藥物香氣,提高患者的服藥體驗。

桂香膏中包含零陵香,主要是利用其 辛溫芳香 的特性,來達到 溫經散寒、行氣止痛 的功效。

零陵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 溫經散寒、行氣止痛、消腫止痛 的作用。它能溫暖經絡,驅散寒氣,並能疏通氣血,緩解疼痛。在桂香膏中,零陵香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更好地發揮其藥效,治療因寒邪入侵、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疾病。

桂香膏方劑中加入胡椒,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胡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效果。桂香膏多用於寒邪客於中焦,導致脘腹冷痛、食少納呆等症狀。胡椒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2. 行氣止痛:胡椒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桂香膏中常加入其他具有行氣止痛作用的藥材,如香附、延胡索等。胡椒的加入,可以加強行氣止痛的作用,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疼痛症狀。

桂香膏中添加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癲癇等症狀。桂香膏多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脫臼,而外傷亦可導致昏迷,麝香在此可起到醒神止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對於跌打損傷,骨折脫臼造成的瘀腫疼痛,起到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桂香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以「陽痿」為核心主治,屬溫腎助陽、通竅興痿之劑。傳統中醫認為陽痿多與腎陽虛衰、宗筋失溫有關,方中藥物多具辛溫之性,通過外用塗抹(津唾調塗)刺激局部氣血,激發陽氣,改善功能。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溫腎通陽為主

    • 桂(去粗皮):辛甘大熱,擅補命門之火,溫通經絡,為君藥。
    • 蛇床子(炒):辛苦溫,專入腎經,外治陽痿、濕癢,助桂強化溫腎之力。
    • 胡椒:辛熱純陽,暖下焦、散寒凝,與桂協同振奮陽氣。
  2. 固攝收斂為輔

    • 牡蠣(燒):鹹澀微寒,煅後增強固澀之效,配伍溫藥防辛散過度,兼治遺滑。
  3. 芳香走竄引藥

    • 零陵香:辛溫香烈,行氣通絡,改善局部氣血滯澀。
    • 麝香(另研):穿透力極強,開竅醒神,引諸藥直達宗筋,增强局部刺激效應。
    • 細辛(去土):辛溫竄透,散寒通竅,輔麝香加強藥效滲透。

配伍特點

  • 辛香溫通:全方以辛溫藥物為主,針對「陽虛寒凝」病機,通過外用刺激,直接作用於局部,溫煦宗筋。
  • 動靜結合:牡蠣之固澀與麝香、細辛之走竄相制約,防藥性過散。
  • 內病外治:借助津唾調塗(含酶類活性),促進藥物吸收,體現「近治」思維。

推論擴展
此方可能適用於陰冷、局部氣血循環不暢所致痿弱,其機理類似現代「改善微循環、刺激神經反應」之效。然古方外用調塗之法,強調即時刺激與溫通,若內虛嚴重者,仍需配合內服藥調補根本。

傳統服藥法


桂(去粗皮)半兩,牡蠣(燒)半兩,蛇床子(炒)半兩,細辛(去土)1錢半,零陵香1錢半,胡椒49粒,麝香(另研)1錢。
上為細末。
臨時每用1錢,津唾調塗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性冷感男性勃起障礙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桂香膏, 出處:《禦藥院方》卷八。 組成:桂(去粗皮)半兩,牡蠣(燒)半兩,蛇床子(炒)半兩,細辛(去土)1錢半,零陵香1錢半,胡椒49粒,麝香(另研)1錢。 主治:陽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