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冠心靈方劑中加入紅花,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臟供血,緩解心絞痛等症狀。同時,紅花亦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對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此外,紅花還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系統,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冠心靈方劑中加入川芎,是基於其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藥理作用。川芎味辛、性溫,入肝、心包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冠心病患者常伴隨氣血瘀阻、心脈不通,導致胸悶、心痛等症狀。川芎能疏通心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胸痛、心悸等症狀,同時也具有一定抗炎作用,有助於穩定病情。因此,冠心靈方劑中加入川芎,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狀,促進其恢復。
冠心靈方劑中加入瓜蔞,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瓜蔞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小腸經。其清熱瀉火之力,可降心火,改善心煩失眠、心悸胸悶等症狀;而利濕解毒的作用,則能疏通心脈,改善心臟供血不足,緩解胸痛、氣喘等症狀。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瓜蔞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心脈瘀阻,改善血流狀況,緩解心絞痛等症狀。同時,其消腫止痛的作用,也能減輕心臟周圍的炎症反應,促進心臟功能恢復。
因此,冠心靈方劑中加入瓜蔞,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各種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冠心靈方劑中使用細辛,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 溫通心脈: 細辛性溫,入心肺經,能溫經散寒,通利心脈,有助於改善冠心病患者因寒邪阻滯心脈所致的心胸憋悶、心痛等症狀。
- 祛風止痛: 細辛亦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冠心病患者因心脈瘀阻而引發的胸痛、心悸等不適。
因此,在冠心靈方劑中加入細辛,可以發揮溫通心脈、祛風止痛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冠心病的目的。
冠心靈方劑中包含蓽茇,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蓽茇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冠心病患者常伴有血瘀症狀,蓽茇可改善心脈瘀阻,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胸悶、心痛等症狀。
- 溫陽助氣:蓽茇還有溫陽助氣的作用,能改善心陽不足、氣血虛弱的狀態,有助於增強心臟功能,提高心肌供氧量,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體質。
因此,冠心靈方劑中加入蓽茇,可起到活血化瘀、溫陽助氣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狀,促進其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冠心靈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胸痹」「心痛」範疇。古代醫家認為此病多因氣滯血瘀、痰濁閉阻、寒凝脈絡所致,導致心胸氣血不暢而發作劇痛。此方通過活血化瘀、溫通散寒、化痰寬胸之效,緩解心脈痹阻,改善疼痛。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紅花
- 功效: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 應用:主入心肝血分,擅散瘀血,針對心脈瘀阻之痛。
川芎
- 功效:行氣活血,祛風止痛。
- 應用:「血中氣藥」,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氣開鬱,助紅花通暢心脈氣血。
栝樓(瓜蔞)
- 功效:寬胸化痰,散結通絡。
- 應用:針對痰濁阻塞胸陽之證,化痰以通心脈,與活血藥協同破除「痰瘀互結」之病機。
細辛
-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 應用:辛溫走竄,能解散寒邪凝滯,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心絞痛。
蓽茇
- 功效: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 應用:辛熱之性,助細辛溫通心陽,散寒開痹,針對陰寒內盛之胸痛。
方劑配伍邏輯
此方以「活血化瘀(紅花、川芎)為核心」,結合「化痰寬胸(栝樓)」與「溫通散寒(細辛、蓽茇)」,形成多層次作用:
- 治標:直接緩解心絞痛,通過活血行氣、溫散寒凝以止痛。
- 治本:針對痰瘀寒凝的病理基礎,調理氣血運行,使心脈得通。
整體協同效應:
- 紅花、川芎化瘀行氣 → 疏通血瘀;
- 栝樓化痰 → 清除痰濁阻塞;
- 細辛、蓽茇溫通 → 驅散陰寒,共奏「通陽宣痹」之效。
此方體現中醫「通則不痛」的治療原則,尤其適合「寒凝痰瘀互結」型冠心病,呈現心胸刺痛、遇寒加重、舌暗苔膩等症候者。
傳統服藥法
紅花、川芎、栝樓、細辛、蓽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冠心靈, 出處:《古今名方》引北京冠心病防治組方。 組成:紅花、川芎、栝樓、細辛、蓽茇。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