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藥水

光明眼藥水

GUANG MING YAN YAO SHU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4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脾經 14%
膽經 12%
肺經 9%
胃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8%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心經 3%
肝經
脾經
膽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光明眼藥水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其收斂生津的功效。烏梅味酸、性平,入肝、脾、肺經,具有收斂止瀉、生津止渴、解毒斂瘡的作用。

在眼藥水中,烏梅可起到以下作用:

  1. 收斂眼部分泌物:烏梅的收斂作用能減少眼部過多分泌物,如淚液、黏液等,有助於緩解眼部不適。
  2. 滋潤眼部:烏梅的生津作用能滋潤眼部,改善眼部乾燥、澀痛等症狀。

此外,烏梅的解毒作用也有助於緩解眼部炎症。

光明眼藥水的組成中包含「銅綠」,主要是因為銅綠具備一定的醫療特性。銅綠,化學成分為鹼式碧銅礦,傳統中醫認為其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在某些文獻中,銅綠被用於治療眼疾,如紅眼、結膜炎等問題,因其能夠減輕炎症,改善視力。

然而,現代科學對銅綠的應用有更嚴格的限制。銅綠含有氧化銅等成分,若不當使用或過量,可能對人體造成毒性反應。因此,在以銅綠作為藥材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和使用方法。此外,對於一般患者而言,使用含有銅綠的眼藥水需遵循醫師指示,以避免潛在的毒性影響。

總結而言,銅綠在光明眼藥水中的應用來源於其傳統的療效,但其使用必須謹慎,以確保安全有效。

光明眼藥水方劑中加入當歸尾,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肝: 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肝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肝明目的功效。眼部疾病常因肝血不足、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而當歸尾能補益肝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眼部供血,有助於緩解眼部疲勞、視力模糊等症狀。
  2. 消腫止痛: 當歸尾亦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對於因外傷、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眼部紅腫疼痛,當歸尾能起到消腫止痛的效果,減輕病症。

因此,光明眼藥水中加入當歸尾,可起到補血養肝、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眼部健康。

光明眼藥水中加入爐甘石,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清熱解毒:爐甘石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眼部炎症,如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2. 收斂生肌:爐甘石可以收斂眼部組織,促進傷口癒合,並有助於減輕眼部刺激,保護眼部健康。

因此,光明眼藥水中加入爐甘石,有助於清熱解毒、消炎止癢,並促進眼部傷口癒合,起到緩解眼部炎症、保護眼部健康的功效。

光明眼藥水中加入苦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苦參性寒,味苦,入肝、肺經,能清熱瀉火,利濕止癢,對於眼部因熱毒、濕邪所致的紅腫、癢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苦參中的苦參鹼、苦參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眼部細菌的生長繁殖,減輕炎症反應。此外,苦參還能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眼部組織營養,加速傷口癒合。

「光明眼藥水」中使用膽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解毒: 膽礬性寒,味苦澀,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眼部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收斂止癢: 膽礬具有收斂作用,可抑制眼部炎症分泌物,減少眼部刺激,同時也能止癢,減輕眼部不適。

然而,膽礬也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需謹慎,應遵循專業醫生的指導,避免過量使用或長期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光明眼藥水」之傳統功效主治聚焦於急性眼部炎熱證候,包括暴發火眼(急性結膜炎)、眼目紅腫(炎症性充血)、雲翳火蒙(角膜混濁伴隨熱感)及眼邊刺癢(瞼緣炎伴瘙癢)。其證候特徵為「熱」、「腫」、「癢」,符合中醫「風火目疾」的辨證框架。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礦物類藥(膽礬、青鹽、明礬)

    • 膽礬(硫酸銅)具腐蝕收斂之性,傳統用於「蝕瘡去翳」,針對角膜混濁(雲翳)能局部刺激以促代謝;青鹽(粗製氯化鈉)清熱涼血,與明礬(硫酸鋁鉀)協同收斂消腫,抑制分泌物。此三藥共構「清熱解毒-收斂固澀」基礎。
  2. 動物類藥(白丁香、繡花針)

    • 白丁香(麻雀糞)含消化酶及礦物質,傳統認為能「化積消翳」,可能透過輕度腐蝕作用促進角質溶解;繡花針鐵質氧化後生成微量鐵離子,與膽礬共奏「辛開苦泄」之效,引藥深入血分。
  3. 植物類藥(烏梅、川椒、木賊草)

    • 烏梅酸斂生津,緩解礦物藥燥烈之性;川椒(花椒)辛溫走竄,擴張局部微循環,助藥滲透;木賊草輕揚上行,專走目竅,疏風退翳。三者形成「散-收-引」藥勢,調和方劑峻烈程度。
  4. 芳香開竅藥(冰片)

    • 冰片穿透力極強,能「通諸竅、散鬱火」,迅速緩解紅腫熱痛,現代證實其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抗炎鎮痛作用。

製法深意
「隔水懸煮」保留揮發性成分(如冰片、川椒精油),「繡花針氧化」可能生成Fe²⁺/Fe³⁺,與烏梅有機酸形成絡合物,增強離子滲透。「驗針法」除確保藥物反應完成,亦反映古人對金屬離子藥用的直觀認知。

治療原理推論
全方以「礦物收斂+動物腐蝕+植物疏風」三聯機制,達成:
① 直接抑制病原微生物(膽礬、明礬的銅/鋁離子抗菌)
② 減輕組織水腫(收斂劑減少血管通透性)
③ 促進病理產物代謝(白丁香、繡花針的酶與金屬離子作用)
④ 神經調節止痛(冰片、川椒刺激神經末梢,阻斷痛覺傳導)。

此方體現「毒藥攻邪」思維,通過局部刺激引發炎性修復(熱淚排出),符合中醫「給邪出路」治療原則。惟其藥性峻烈,適應證應嚴格對應實熱暴病,虛證或慢性目疾非其所宜。

傳統服藥法


膽礬1錢2分,青鹽4錢,明礬7錢,烏梅7錢,川椒3錢,木賊草1錢5分,白丁香6分,冰片2分,繡花針3枚。
用清冷水浸藥於碗中,隔水懸煮一炷香時取起,勿開看,放潔處,停三五日開,看外化則水可用。驗針法:其針於未煮時,用線穿好放入,將線頭掛於碗外,驗時只須將線拉起,看針有否便知。
每日用新軟毛筆蘸水,點入四眼角;將頭抬起,少頃覺有熱淚,任其流出,日4-5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應注意濃度,避免對眼睛造成刺激。
  •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角膜炎身體消瘦眼睛紅痛眼睛模糊

相同名稱方劑


光明眼藥水, 出處:《經驗各種秘方輯要》。 組成:膽礬1錢2分,青鹽4錢,明礬7錢,烏梅7錢,川椒3錢,木賊草1錢5分,白丁香6分,冰片2分,繡花針3枚。 主治:風火時眼,及眼目昏花。

光明眼藥水,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烏梅1兩,銅綠1兩,歸尾1兩,甘石1兩,苦參5錢,膽礬5錢,新針14個。 主治:明目退翳,散風消腫。主治:暴發火眼,眼目紅腫,雲翳火蒙,眼邊刺癢。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