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蟹散

石蟹散

SHI XI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1%
膀胱經 21%
肝經 14%
肺經 13%
膽經 8%
腎經 8%
脾經 6%
心經 6%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肺經
膽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石蟹散方劑中包含石蟹,主要源於石蟹具備以下兩個特點:

  1. 性味功能: 石蟹味鹹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在中醫理論中,可針對熱毒所致的疾病,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臨牀應用: 石蟹在傳統醫學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跌打損傷等病症。其含有的蟹殼素、甲殼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石蟹散中加入石蟹,正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針對熱毒所致的病症,發揮治療作用。

石蟹散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石蟹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消除傷處淤血,促進傷口癒合,並緩解疼痛。
  2. 引導藥力,促進藥效:乳香氣味芳香,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促進藥效發揮。石蟹散中其他藥材如石蟹、地龍等,其功效也有賴於乳香的引導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療效。

石蟹散中添加滑石,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石蟹散多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小便不利、尿痛、尿血等症,滑石能清熱利濕,通利水道,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2. 清熱解毒:滑石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也有輔助治療的功效。石蟹散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因此,滑石的加入,既能清熱利濕,又能清熱解毒,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石蟹散之功效主治分析

傳統古代主治:
此方專治「妊娠子淋」,即孕婦出現小便頻數、澁滯疼痛之證。古代醫家認為,子淋多因孕後陰血下聚養胎,虛熱内生,或濕熱下注膀胱,氣化失司所致,症見小便短赤、淋漓不暢、尿道灼痛。石蟹散以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為法,緩解孕婦泌尿道不適,且用藥輕靈,避開峻烈之品,以免傷胎。

組成與治療原理:

  1. 石蟹(碎)

    • 性味鹹寒,主入膀胱經,傳統用於「解熱毒、利濕通淋」。《開寶本草》載其能「主青盲目淫膚翳」,推測其清熱散結之效延伸至濕熱淋證。中醫取「介類潛降」之性,引火下行,緩解膀胱濕熱鬱滯。
  2. 乳香(1分)

    • 辛散苦泄,氣香溫通,雖非典型利水藥,但能「活血定痛、行氣通絡」。此處少量配伍,意在疏通下焦氣血滯澀,緩解淋證之疼痛,兼防濕熱久蘊導致氣血不和。
  3. 滑石(1兩半)

    • 甘淡寒滑,為「清熱利濕要藥」,直達膀胱,滑竅通淋。《神農本草經》言其「主癃閉利小便」。本方重用滑石,以其質滑利竅、清熱滲濕之力,導濕熱從小便而出,治標為主。

邏輯推理與配伍特點:

  • 清熱與通淋並行:滑石清熱利濕為君,石蟹助清解下焦濕熱為臣,佐以微量乳香調氣止痛,標本兼顧。
  • 藥性輕靈護胎:避用苦寒敗胃或破血峻藥(如大黃、桃仁),選石蟹、滑石等質重沉降之品,既清熱又不擾動胎元。
  • 劑型與服法考量:散劑便於服用,燈心湯調下增強利水通淋之效,因燈心草甘淡性平,能導心火下行,協同主方清熱。

總治則: 以「通利濕熱、緩急止痛」為主,針對妊娠濕熱子淋,通過清熱、滲濕、行氣三法,復膀胱氣化之常。

傳統服藥法


石蟹(碎)1枚,乳香1分,滑石1兩半。
上為細散。
每服1錢匕,煎燈心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石蟹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孕婦在使用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石蟹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六。 組成:石蟹(碎)1枚,乳香1分,滑石1兩半。 主治:妊娠子淋,日夜頻數澀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