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霜丸

百霜丸

BAI SHUANG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肝經 33%
胃經 33%
肺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百霜丸方劑中包含百草霜,原因如下:

  1. 百草霜性寒,善清熱解毒: 百草霜為多種草藥的霜粉混合而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瘍等,百草霜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癢,促進傷口癒合。
  2. 百草霜與其他藥材配伍,增強療效: 百霜丸方劑中,百草霜通常與其他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的藥材配伍使用,例如生地黃、丹皮、赤芍等。這些藥材相互配合,協同作用,使藥效更佳,治療效果更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百霜丸]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咽喉中結塊核,不通水食,危困欲死」,屬古代急症範疇。其症狀描述類似現代醫學中咽喉腫塞(如急性喉痹、喉風、癰腫或異物阻塞),導致氣道或食道閉阻,危及生命。中醫視此為「痰壅血瘀」「熱毒結聚」或「氣機窒塞」之危候,急當開結通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釜底百草霜

    • 藥性:為柴火灶底或鍋底之煙墨,性溫味辛,傳統歸經於肝、肺、胃。
    • 功效推論
      • 活血散結:其黑色入血分,辛溫能行散,可化咽喉瘀滯之結塊。
      • 清熱解毒:古人用煙墨治喉痹,取其吸附穢濁、清解熱毒之意,類似現代活性炭吸附毒素之理。
      • 降逆下氣:辛味能開泄,助氣機下行,緩解噎塞。
    • 外用聯想:百草霜古籍亦用於外敷止血斂瘡,內服時或取其「斂瘡生肌」之效,緩解咽喉腫爛。
  2. 煉蜜為丸

    • 蜂蜜甘緩潤燥,能中和百草霜辛燥之性,兼潤咽喉燥結。
    • 丸劑形製如龍眼大,便於急症時快速化服,且蜂蜜黏性可能助藥黏膜附著,延長局部作用。
  3. 新汲水送服

    • 新汲井水性寒涼,可清熱解毒,協同增強消散咽喉熱結之力。

綜論治療機理
此方以單味百草霜為核心,通過「辛開苦降」之理,急開咽喉閉塞。其作用可能包含:

  • 物理性吸附:煙墨微粒或吸附咽喉分泌物、毒素,減少局部腫脹。
  • 改善微循環:辛溫行散促進咽喉氣血流通,化解瘀結。
  • 神經反射調節:辛味刺激可能通過迷走神經反射,緩解喉部痙攣。

此方體現古代急症「簡、便、效、廉」特色,針對痰瘀熱毒互結之喉閉,以單刀直入之法救急,符合「甚者,不過3丸即愈」的峻劑思維。

傳統服藥法


釜底百草霜不拘多少。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每服1丸,新汲水化開灌下。甚者,不過3丸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百霜丸,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四。 組成:釜底百草霜不拘多少。 主治:咽喉中結塊核,不通水食,危困欲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