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痛一黑散

住痛一黑散

ZHU TONG YI HE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肝經 33%
胃經 33%
肺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住痛一黑散中加入百草霜,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

百草霜為多種植物的灰燼,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可吸附毒素,清熱解毒。其性寒,可清熱瀉火,止痛消腫,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疼痛、腫脹有較好療效。

此外,百草霜還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幫助傷口癒合,減少感染風險。在住痛一黑散中,百草霜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材,起到更佳的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效果,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住痛一黑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刀口、杖瘡,一切痛不止者」,顯示其核心作用為 外傷止血鎮痛。古代杖刑後皮開肉綻,或刀刃創傷,易伴隨出血及劇痛,此方以「燒存性」製法強化收斂止血之效,並輔以鎮痛,符合中醫「黑能勝紅」(炭藥止血)與「煅燒存性以固澀」的理論邏輯。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百草霜

    • 為灶底煙墨,性溫味辛,傳統用於止血散瘀。《本草綱目》載其「止血消積」,炭質能吸附創面滲液,形成保護層,兼溫通之性可防血瘀留滯。
  2. 苧根(燒存性)

    • 苧麻根本有涼血止血、散瘀消腫之效,燒炭後增強收澀力,尤適用於熱性出血。其纖維炭化後結構疏鬆,可輔助吸附創面分泌物。
  3. 番降(燒存性)

    • 「番降」或指降真香,為古代金瘡要藥,《名醫別錄》謂其「療折傷出血」,燒存性後芳香走竄之性減弱,但保留活血定痛、止血生肌之效,且炭質能協同他藥封閉創面。

配伍邏輯與增效關鍵

  • 燒存性協同作用:三藥皆經炭化,炭藥共同發揮「吸附收斂→止血」「隔絕外邪→防感染」雙重效果。
  • 動靜結合:百草霜偏溫守,苧根炭偏涼斂,番降炭行散餘力可防血止留瘀,符合「止血不忘行滯」的傷科原則。
  • 松皮炭引經:老松皮燒炭後具黏膩之性,既能黏合藥末於患處,其苦澀之味亦可增強收斂,如同方劑「黏合劑」,提高局部藥效持久度。

治療原理總結
此方透過炭藥的物理性吸附與化學性收澀,快速封閉創面、凝固血液;同時利用藥物原本的止血化瘀特性,調控局部氣血運行,達到「外固內通」之效。簡潔配伍反映古代傷科「就地取材、急則治標」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百草霜、苧根(燒存性)、番降(燒存性)。
止血住痛。
先用老松皮燒存性為末,與上藥和勻。
摻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住痛一黑散, 出處:《仙傳外科集驗方》。 組成:百草霜、苎根(燒存性)、番降(燒存性)。 主治:止血住痛。主治:刀口、杖瘡,一切痛不止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