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龍八師丹

斑龍八師丹

BAN LONG BA SHI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4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50%
腎經 25%
肺經 12%
胃經 12%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斑龍八師丹」方劑中加入「露蜂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露蜂房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斑龍八師丹所治療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露蜂房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止癢: 露蜂房還具有活血化瘀、止癢的功效。對於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疼痛,露蜂房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瘙癢症狀。

總體而言,露蜂房在「斑龍八師丹」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止癢的作用,是治療皮膚病的重要組成部分。

斑龍八師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蜈蚣,這主要是因為蜈蚣在中醫上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作用。蜈蚣本身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蜈蚣毒,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局部血流量,從而有助於緩解痙攣和疼痛。此外,蜈蚣也被認為能夠增強免疫系統,對於抗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都能發揮作用。

在斑龍八師丹的方劑中,蜈蚣可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療效。例如,結合其他藥材能更有效地抵禦體內的濕氣與毒素。因此,斑龍八師丹的設計不僅考量蜈蚣的個別功效,還重視其與其他成分的協同作用,形成一個綜合性的治療方案,以達到更好的臨牀效果。

「斑龍八師丹」方劑中包含「蟬蛻」,主要源於其疏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

蟬蛻性味甘涼,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痙解毒之效。斑龍八師丹主要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發熱、煩躁、口渴等症,而蟬蛻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並能鎮驚止痙,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此外,蟬蛻還具有利咽止痛的功效,對於小兒因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亦有所助益。

斑龍八師丹中加入鹿角,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壯陽補腎:鹿角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強筋之效。斑龍八師丹作為一種壯陽補腎的方劑,鹿角的加入可以加強其補腎壯陽之效,提升藥效。

2. 生血行瘀:鹿角還具有生血行瘀的作用,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斑龍八師丹在治療某些疾病時,也可能存在瘀血阻滯的情況,鹿角的加入可以幫助活血化瘀,促進疾病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斑龍八師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蝼蝈瘋」,其描述症狀與現代「淋巴結結核」(瘰癧)或「深部皮膚潰瘍性病變」相似。古籍所述「肋膝連串成枝,漸延長如土狗(蝼蛄)」,可能是皮下結節、竇道或潰瘍的病理表現,伴隨寒熱、痛癢麻木、頑痹不仁等氣血瘀滯、寒濕凝聚之證。其病機推測為「腎濕甚」,即腎陽不足、寒濕內蘊,流注經絡,腐蝕筋肉而成。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1. 川烏、草烏
    大辛大熱,具強力溫經散寒、逐濕止痛之效,針對「寒濕痹阻」之核心病機,破除經絡陰凝之邪,緩解麻木冷痛。

  2. 蒼朮
    苦溫燥濕健脾,助運化中焦濕濁,斷絕寒濕生成之源,同時可透表除濕,協同川烏草烏開通痹塞。

  3. 威靈仙
    辛鹹走竄,善祛風濕、通經絡,專治「皮裡膜外」之痰濕瘀結,能消散「連串成枝」的結節癥塊。

  4. 透骨草
    辛溫透達,深入筋骨驅風除濕,擅治頑痹麻木,促進藥力滲透至病所,助潰瘍腐穢排出。

整體配伍思維
全方以「辛溫燥烈」為主軸,集中攻逐深伏寒濕、破滯通絡。酒送服取其溫行血脈,助藥勢直達病位;「取汗避風」則遵「開鬼門」之法,使邪從表散。此方適用於寒濕凝滯、經絡閉阻之陰證,藉烏頭類毒性藥物「以毒攻毒」之力,剷除頑固濕毒腐敗之邪。

潛在治療原理
從現代角度解讀,此方或具抗炎鎮痛、改善微循環、抑制肉芽腫增生等作用。川烏草烏的生物鹼可阻斷疼痛傳導;威靈仙、透骨草可能調節免疫反應,減少異常淋巴組織增殖;蒼朮揮發油則抑制病原微生物,減少濕性潰瘍感染風險。全方共奏「溫通解散」之效,契合中醫「寒者熱之」「結者散之」的治則。

傳統服藥法


威靈仙、蒼朮、透骨草、川烏、草烏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3錢,酒送下。取汗,宜避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斑龍八師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麻痺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斑龍八師丹,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 斑龍八師丹(《青囊秘傳》。)出處:《青囊秘傳》。組成:炙花蛇、露蜂房、甲片、蜈蚣、蟬衣、鹿角(煅)各等分。主治:祛風。 。 主治:祛風。

斑龍八師丹,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八。 組成:威靈仙、蒼朮、透骨草、川烏、草烏各等分。 主治:螻蟈瘋。腎濕甚,初起先於肋膝三五連串,大小連枝,漸成大串,延長如土狗之狀,寒熱不時,或痛癢麻木,頑痹不仁,若不連治,則遍身穿爛而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