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蔥豬膽湯

蜜蔥豬膽湯

MI CONG ZHU D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偏寒 (0.6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大腸經 20%
胃經 18%
肝經 10%
膽經 10%
脾經 10%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蜜蔥豬膽湯中加入豬膽,是利用其苦寒的特性,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豬膽本身含有膽汁酸、膽固醇等成分,具有以下作用:

  • 清熱解毒: 膽汁的苦寒性質,可清熱解毒,適用於熱毒所致的疾病,如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
  • 消腫止痛: 膽汁中的膽酸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可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疼痛腫脹,例如跌打損傷、腫毒等。

因此,蜜蔥豬膽湯中加入豬膽,可有效增強藥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蜜蔥豬膽湯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止渴的功效。豬膽味苦性寒,善清熱解毒,但性寒易傷脾胃。蜂蜜可以緩解豬膽的寒性,並滋潤肺部,與蔥白一起,共奏潤肺止咳之效。
  2. 調和藥性: 蜂蜜能使藥性變得平和,減少藥物對腸胃的刺激。豬膽味苦,容易引起胃部不適,蜂蜜可以中和其苦味,使其更易入口,並有助於藥物更好地被吸收。

蜜蔥豬膽湯中加入蔥白,主要是為了其 解表散寒清熱解毒 的功效。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通竅、解毒消腫的作用。豬膽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作用。二者合用,相輔相成,可增強散寒解毒之效,有助於緩解因風寒入侵引起的發熱、咳嗽、鼻塞等症狀。同時,蔥白辛香之氣,亦可緩解豬膽的苦味,使湯藥更易入口。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蜜蔥豬膽湯]之傳統功效與組成邏輯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通身腫,肚腹不大」,意指全身水腫,但腹部脹滿不顯著。此類水腫屬中醫「陽水」範疇,多因肺脾氣機壅塞或濕熱內蘊,導致水液代謝失常,泛溢肌膚。方中強調「清熱潤燥,通陽開竅」,推測其適用於水腫兼見燥熱或氣機鬱閉之證,如皮膚緊繃、尿少而黃、舌紅苔膩等,可能伴隨輕度煩渴或胸悶。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豬膽汁

    • 性味苦寒,歸肝膽肺經,傳統用於清熱解毒、潤燥通便。
    • 此處取其「清熱」以解水腫之濕熱內蘊,「潤燥」以防熱傷津液,並可能通過利膽作用間接促進水液代謝。
  2. 白蜜(蜂蜜)

    • 甘平滋潤,能補中緩急、潤腸通便。
    • 與豬膽協同,既可中和苦寒之性,又能潤澤臟腑,緩解水腫所致之津液輸布不暢;其黏滯之性或有助「通竅」,引藥力深入。
  3. 蔥白(蔥頭帶白)

    • 辛溫透散,善通陽氣、解表發汗,《傷寒論》白通湯即用其通陽化氣。
    • 此處借其「通陽」之力,宜發肺氣以開水之上源(提壺揭蓋),並助氣化以行水濕;酒煎後辛散之性更強,可速達肌表。
  4. 黃酒

    • 辛溫通行,能活血散寒、助藥勢。
    • 酒煎蔥白增強溫通之效,沖服蜜膽則使全方寒溫並行,既有清熱潤燥之底,又得通陽開竅之速效。

三、推論方劑作用機制
此方寒溫配伍,體現「清熱不礙陽,通陽不助熱」的思路:

  • 清熱潤燥:豬膽與白蜜針對濕熱內蘊或津虧燥結,改善水液停滯的內在環境。
  • 通陽開竅:蔥白與黃酒外透表邪、內行氣機,啟閉塞之腠理與水道,使水濕從汗或尿而出。
  • 全方可能通過促進氣化(如發汗、利尿)與調節津液(如潤腸)雙向調節,達到「腫消而燥潤」的效果。

適用情境推測
或見於急性水腫初起(如風水偏熱證),或慢性水腫兼陰傷者,但應以「腫勢偏上、表氣不暢」為辨證要點,未必適用於脾腎虛寒之陰水。

傳統服藥法


豬膽1個(取汁),白蜜4兩4錢(調和一處),蔥頭4個(帶白1寸),黃酒半斤。
清熱潤燥,通陽開竅。
用酒煎蔥二三沸,將酒衝入蜜膽內服之。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蜜蔥豬膽湯是一張中醫方劑,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其他不適症狀,建議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蜜蔥豬膽湯, 出處:《醫林改錯》卷下。 組成:豬膽1個(取汁),白蜜4兩4錢(調和一處),蔥頭4個(帶白1寸),黃酒半斤。 主治:清熱潤燥,通陽開竅。主治:通身腫,肚腹不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