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膽導方

蜜膽導方

MI DAN DAO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39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5%
肺經 19%
肝經 17%
膽經 11%
脾經 7%
胃經 7%
腎經 5%
小腸經 5%
大腸經
肺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蜜膽導方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蜂蜜味甘性平,具有潤燥、解毒、和胃止痛之效。膽汁屬苦寒,可清熱解毒,但容易傷脾胃。蜂蜜可以中和膽汁的寒性,減緩其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
  2. 增進療效:蜂蜜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和代謝,進一步發揮膽汁的清熱解毒功效。同時,蜂蜜的潤燥作用可以緩解膽汁引發的口乾舌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促進疾病的康復。

蜜膽導方中包含豬膽,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清熱解毒:豬膽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例如瘡瘍腫毒、濕熱黃疸等。
  2. 利膽通便:豬膽能促進膽汁分泌,利於膽道排泄,並可潤腸通便,適用於濕熱阻滯、膽汁鬱積所致的腹痛、便祕等症。

因此,蜜膽導方中加入豬膽,可發揮其清熱解毒、利膽通便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蜜膽導方」中的「輕粉」為重要組成藥物,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1. 瀉熱導毒:輕粉性寒涼,善於瀉熱解毒,可清泄腸胃積熱,並將毒素排出體外。此方中,輕粉與膽汁、蜜糖等藥物配合,能有效緩解熱毒壅盛、腹痛便祕等症狀,並促進體內毒素的代謝排泄。
  2. 利膽行氣:輕粉具有利膽行氣之功效,可促進膽汁分泌,疏通肝膽氣機,有助於改善肝膽濕熱、膽汁鬱滯等病症。搭配蜜糖的潤腸通便作用,可有效緩解膽汁分泌減少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總而言之,輕粉在「蜜膽導方」中發揮著瀉熱導毒、利膽行氣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蜜膽導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療「傷寒後,大便秘澀,服藥不通」,即外感熱病後期,因熱邪傷津或氣虛推動無力,導致腸道燥結,糞便乾硬難下,且內服通便藥無效者。其劑型為「導法」(肛門給藥),藉局部潤滑與刺激腸道以通便,屬中醫外治法之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白蜜(蜂蜜)

    • 性味甘平,自古視為潤燥要藥。《傷寒論》即有「蜜煎導」單用蜂蜜製栓通便。
    • 作用:潤滑腸壁、軟化堅糞,兼能緩和藥性,減輕黏膜刺激。
  2. 豬膽汁

    • 性味苦寒,具清熱解毒、潤燥通便之效。《本草綱目》言其「通小便,敷惡瘡,治大便不通」。
    • 作用:苦寒降泄,刺激腸壁分泌黏液,促進蠕動;與蜂蜜協同,既潤且通。
  3. 膩粉(輕粉,氯化亞汞)

    • 性寒有毒,古用為攻毒逐水藥,外用可抑菌、促排黏液。
    • 作用:少量入方,加強瀉下力度,可能通過局部刺激使腸道分泌水分以軟便。

三、方劑配伍特點

  • 潤下與刺激並行:蜂蜜潤燥為君,豬膽苦寒泄降為臣,膩粉攻逐為佐。三藥合用,避免單用蜂蜜僅潤而推力不足,或單用苦寒傷正之弊。
  • 劑型設計考量:煉蜜為膏包裹藥物,減緩膩粉毒性;棉裹納肛,直接作用腸道,避開口服對脾胃的損傷,尤適於「服藥不通」者。

四、治療原理推衍

此方針對「熱傷津液+腑氣不通」之病機:

  1. 津虧燥結:傷寒化熱耗津,腸道失潤,蜂蜜滋養緩急。
  2. 氣滯熱郁:餘熱鬱於腸道,豬膽清熱解毒,促進膽汁分泌以助消化排濁。
  3. 頑固秘結:膩粉局部刺激,打破「乾糞-腸道停滯」惡性循環,恢復傳導功能。

總歸,蜜膽導方體現中醫「因勢利導」思維,通過外治直達病所,兼顧潤燥、清熱、攻積三法,對熱病後陰傷便秘有標本同治之效。

傳統服藥法


白蜜3合,豬膽1枚,膩粉半分。
先煉蜜一二十沸,次下豬膽汁,慢火煎成膏,入膩粉相和為丸,如棗核大。
以薄綿裹,納下部中,未通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大便秘結,服藥不通的患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 本方有滑腸通便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蜜膽導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組成:白蜜3合,豬膽1枚,膩粉半分。 主治:傷寒後,大便秘澀,服藥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