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東方甲乙丹方劑中包含青黛,其原因主要在於青黛的特性:
-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消炎止痛,對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 涼血止血: 青黛能涼血止血,對於熱毒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東方甲乙丹方劑通常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各種疾病,而青黛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正好符合方劑的治療目的,因此被列為方劑組成之一。
東方甲乙丹方劑中含有硼砂,其主要原因在於硼砂的清熱解毒功效。硼砂性寒,味甘鹹,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之效。在東方甲乙丹方中,硼砂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合使用,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然而,硼砂亦有毒性,需嚴格控制用量。故現代中醫在使用東方甲乙丹時,會謹慎評估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並嚴格控制硼砂的用量,以確保患者的安全。
東方甲乙丹方劑中加入人中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補腎固精之效:人中白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固精止遺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補腎藥材如熟地黃、山藥等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早洩、不育等症狀。
- 促進藥物吸收:人中白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胃功能,有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藥效。
因此,人中白在東方甲乙丹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增強補腎固精的功效,更能促進藥物吸收,提升整體療效。
東方甲乙丹方劑中包含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東方甲乙丹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冰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二、開竅醒神: 冰片味辛,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東方甲乙丹中部分藥材可能存在一定的毒性,冰片可以起到醒神解毒的作用,降低藥物毒性,保障患者的安全。
東方甲乙丹方劑中包含孩兒茶,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之功效。孩兒茶味苦性寒,入肝經,能清肝瀉火、解毒消腫。此方劑多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孩兒茶可有效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效果。此外,孩兒茶亦有涼血止血之效,可幫助改善因肝火上炎引起的出血症狀。
東方甲乙丹方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之效。對於便祕、腹脹等症狀,可藉由芒硝的通便作用,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緩解不適。
2. 清熱解毒: 芒硝亦有清熱解毒之功,可清瀉火熱,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熱病、瘡瘍、口舌生瘡等。在東方甲乙丹方中,芒硝的加入可以輔助其他藥材,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東方甲乙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 「喉症、口疳、重舌」,屬中醫喉科、口腔疾患範疇。其適應症特點如下:
- 喉症:泛指咽喉腫痛、紅腫熱痛,甚則化膿潰爛,如乳蛾(扁桃體炎)、喉痹(急性咽炎)。
- 口疳:即口腔潰瘍,多見黏膜糜爛、疼痛,或伴口臭,與心脾積熱或陰虛火旺相關。
- 重舌:舌下血絡瘀滯腫脹,狀若雙舌,多因心脾熱毒上攻所致。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方劑組成結構
本方以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腐生肌 為核心,藥物配伍可分為五類:
清熱涼血解毒:
- 青黛:清肝瀉火,涼血解毒,擅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 犀黃(牛黃):清心豁痰,解毒消癰,尤善治熱毒壅盛之喉痹、癰腫。
- 紫雪丹:古方名藥,清熱開竅,鎮痙解毒,助解熱毒熾盛。
消腫利咽止痛:
- 硼砂(月石):清熱化痰,防腐解毒,為喉科要藥,外用可治黏膜潰瘍。
- 冰片:辛涼走竄,散鬱火、消腫痛,能透黏膜促藥力直達病所。
- 薄荷(隨症加減):辛涼透表,利咽止痛,適用於初起紅腫無潰爛者。
收斂化腐生肌:
- 燈草炭:清熱斂瘡,止血生肌,多用於潰瘍久不收口。
- 人中白:降火消瘀,治口瘡喉痹,傳統用於腐爛性黏膜病變。
- 兒茶:收濕斂瘡,止血生肌,促進潰瘍癒合。
散結祛腐:
- 風化消(芒硝風化者):軟堅散結,清熱消腫,助解局部瘀熱。
安神定驚、解毒醫瘡:
- 珠粉(珍珠粉):清熱解毒,生肌斂瘡,多用於潰瘍久不癒。
- 蒲黃(生用,隨症加減):活血止血,散瘀消腫,適用於血熱瘀結之紅腫。
(二)組方邏輯
針對熱毒病機:
喉症、口疳多因 心脾積熱、肺胃火熾 上攻咽喉口腔,故以青黛、犀黃、紫雪丹直折火毒;硼砂、冰片透達黏膜,速解局部熱瘀。分階段論治:
- 初起紅腫未潰:減犀黃、珠粉(恐過於寒涼傷正),加薄荷、蒲黃,重在散風清熱、活血消腫。
- 已化腐潰爛:保留犀黃、珠粉,加強解毒生肌之力,佐燈草炭、人中白祛腐斂瘡。
局部給藥特色:
全方為末「吹入」,直接作用患處,體現中醫外治法「藥達病所」之效,尤其適合黏膜病變。
(三)潛在治療原理探討
- 抗菌消炎:青黛、硼砂、牛黃等現代研究證實具廣譜抗菌、抗炎作用。
- 黏膜修復:珍珠粉、兒茶含礦物質及鞣質,可促進潰瘍癒合。
- 鎮痛舒緩:冰片、薄荷透過局部刺激抑制痛覺傳導,緩解不適。
總結
本方以 清熱解毒為主,輔以消腫生肌,結構層次分明,既解臟腑熱毒,又顧局部黏膜修復,體現中醫喉科「內外合治」思路。其加減變化反映對疾病不同階段的精準調控,符合「熱者寒之」「腐者去之」的傳統治法原則。
傳統服藥法
燈草炭5錢,青黛3錢,犀黃1錢2分,硼砂2錢,珠粉(生研)3分,人中白3錢,冰片5釐,兒茶5分,道地紫雪丹5分,風化消2錢。如喉症初起,並不腐爛,但形紅腫。去犀黃、珠粉,加薄荷5分,蒲黃(生用)3分。
上為末,和勻吹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東方甲乙丹, 出處:《千金珍秘方選》。 組成:燈草炭5錢,青黛3錢,犀黃1錢2分,硼砂2錢,珠粉(生研)3分,人中白3錢,冰片5厘,兒茶5分,道地紫雪丹5分,風化消2錢。 主治:喉症,口疳,重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