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聖膏

DIAO SHE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肝經 22%
胃經 22%
腎經 9%
肺經 9%
大腸經 9%
三焦經 4%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調聖膏

組成:

  • 胡椒: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
  • 巴豆: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 木鱉子:清熱解毒、利水滲濕、化腐生肌、消腫止痛。

主治功效:

  • 二十四種瘡毒
  1. 風毒瘡:因風熱乘虛而入,感受風邪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紅腫熱痛,狀如火丹,皮色紫赤,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
  2. 暑毒瘡:因暑熱之邪侵襲肌膚,蘊積毒熱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火熱灼痛,皮色紅赤,潰後流黃水。
  3. 濕毒瘡:因濕邪侵襲肌膚,蘊濕生毒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淡紅,微腫,潰後流黃水,瘙癢劇烈,容易糜爛。
  4. 燥毒瘡:因燥邪侵襲肌膚,氣血不和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焮紅,乾澀無澤,潰後流黃水,瘙癢劇烈。
  5. 寒毒瘡:因寒邪侵襲肌膚,凝滯氣血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淡白,微腫,潰後流黃水,疼痛劇烈。
  6. 熱毒瘡:因熱邪侵襲肌膚,鬱積化熱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紅赤,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瘙癢劇烈。
  7. 毒瘡:因外感病毒,毒邪入血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紫黑,灼熱疼痛,潰後流膿血,氣味腥臭,周圍組織紅腫熱痛。
  8. 陰瘡:因陰虛火旺,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淡紅,微腫,潰後流黃水,伴有口乾舌燥,手足心熱,盜汗等陰虛火旺的症狀。
  9. 陽瘡:因陽盛火旺,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紅赤,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伴有頭痛眩暈,口苦咽乾,小便短赤等陽盛火旺的症狀。
  10. 虛瘡:因氣血虧虛,正氣不足,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淡白,微腫,潰後流黃水,伴有乏力倦怠,食慾不振,面色萎黃等氣血虧虛的症狀。
  11. 實瘡:因氣血壅滯,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紅赤,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伴有胸悶氣短,脘腹脹滿,大便不暢等氣血壅滯的症狀。
  12. 氣瘡:因氣滯血瘀,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青紫,腫脹疼痛,潰後流黃水,伴有胸脅刺痛,脘腹疼痛,大便不通等氣滯血瘀的症狀。
  13. 血瘡:因血熱妄行,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紅紫,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伴有頭痛眩暈,耳鳴耳聾,口鼻出血等血熱妄行的症狀。
  14. 筋瘡:因筋脈受損,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發紫,疼痛劇烈,潰後流黃水,伴有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筋脈受損的症狀。
  15. 骨瘡:因骨骼受傷,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青紫,疼痛劇烈,潰後流黃水,伴有骨痛,肢體麻木等骨骼受傷的症狀。
  16. 肉瘡:因肌肉受傷,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紅紫,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伴有肌肉疼痛,活動不便等肌肉受傷的症狀。
  17. 皮瘡:因皮膚受傷,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紅赤,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伴有皮膚瘙癢,脫皮等皮膚受傷的症狀。
  18. 筋毒瘡:因筋脈受損,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發紫,疼痛劇烈,潰後流黃水,伴有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筋脈受損的症狀。
  19. 骨毒瘡:因骨骼受傷,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青紫,疼痛劇烈,潰後流黃水,伴有骨痛,肢體麻木等骨骼受傷的症狀。
  20. 肉毒瘡:因肌肉受傷,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紅紫,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伴有肌肉疼痛,活動不便等肌肉受傷的症狀。
  21. 皮毒瘡:因皮膚受傷,毒邪乘虛而入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紅赤,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伴有皮膚瘙癢,脫皮等皮膚受傷的症狀。
  22. 風毒瘡:因風熱乘虛而入,感受風邪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紅腫熱痛,狀如火丹,皮色紫赤,灼熱疼痛,潰後流黃水。
  23. 暑毒瘡:因暑熱之邪侵襲肌膚,蘊積毒熱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火熱灼痛,皮色紅赤,潰後流黃水。
  24. 濕毒瘡:因濕邪侵襲肌膚,蘊濕生毒所致。症見瘡瘍初起,皮色淡紅,微腫,潰後流黃水,瘙癢劇烈,容易糜爛。

總結:

調聖膏是由胡椒、巴豆、木鱉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滲濕、化腐生肌、溫中止瀉等功效。主治二十四種瘡毒,即:風毒瘡、暑毒瘡、濕毒瘡、燥毒瘡、寒毒瘡、熱毒瘡、毒瘡、陰瘡、陽瘡、虛瘡、實瘡、氣瘡、血瘡、筋瘡、骨瘡、肉瘡、皮瘡、筋毒瘡、骨毒瘡、肉毒瘡、皮毒瘡。

傳統服藥法


新石炭半錢,蕎麥桿灰半錢,胡椒30粒,巴豆30粒(去殼),木鱉子(去殼)半斤,落藜草灰半斤。
上以三灰一處和勻。三藥一處研細,別置箱箕,攤帛於箕內,置灰帛上,下置丸鉢盛貯。用沸湯5盞,淋取汁,候稍澄,勿用腳,將汁入銚熬沸,才幹又添,直待煎至半盞許,如兩呷多大,乾即

方劑組成解釋


胡椒辛溫,能發散風寒,行氣止痛;巴豆辛熱,有毒,能攻毒殺蟲;木鱉子辛苦,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三味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嚴格遵醫囑。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3.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調聖膏,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三。 組成:新石炭半錢,荞麥杆灰半錢,胡椒30粒,巴豆30粒(去殼),木鱉子(去殼)半斤,落藜草灰半斤。 主治:二十四種瘡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