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釣蟲黑白丸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潛陽:磁石味甘、鹹,性寒,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鎮驚安神之效。釣蟲常引起肝氣上逆,導致頭暈目眩、驚悸不安等症狀。磁石可以平息肝陽,鎮定神經,緩解這些症狀。
- 降濁止瀉:磁石能降濁止瀉,收斂止汗。釣蟲可引起腸胃蠕動加快,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磁石能收斂腸道,減少腸液分泌,緩解腹瀉,並緩解其他症狀。
磁石在釣蟲黑白丸中,並非直接驅蟲,而是輔助治療因蟲體入侵導致的肝氣上逆、脾胃不和等症狀,起到平肝潛陽、降濁止瀉的作用。
釣蟲黑白丸方劑中使用雲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重鎮降逆: 雲母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鎮咳止喘、降逆止嘔的功效。釣蟲黑白丸主治小兒蛔蟲症,常伴有咳嗽、嘔吐等症狀,雲母有助於鎮咳止喘,降逆止嘔,改善患者的不適。
2. 清熱解毒: 雲母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蛔蟲寄生於腸道,會引起腸道炎症,伴隨發熱、腹痛等症狀。雲母可清熱解毒,緩解腸道炎症,輔助治療蛔蟲症。
釣蟲黑白丸中加入蛇含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癢: 蛇含石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蛔蟲、蟯蟲等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瀉、肛門瘙癢等症狀,蛇含石能起到一定的驅蟲作用,緩解不適。
- 增強藥效: 蛇含石與其他藥材配伍,能協同作用,增強方劑整體的驅蟲效果。例如,與苦楝皮、使君子等藥材同用,可加強驅蟲效果,並減輕藥物的毒性。
釣蟲黑白丸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及副作用的作用。釣蟲黑白丸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調節藥性,避免藥物相互剋制,使藥效更穩定。
- 緩解藥物刺激:部分藥材對腸胃有一定的刺激性,甘草可以緩解這些刺激,保護腸胃,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傷害。同時,甘草還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釣蟲黑白丸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青黛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止癢的功效。釣蟲黑白丸主要用於治療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感染,青黛可以抑制蟲體生長,並減輕其對人體的刺激和傷害。
- 改善蟲體排出: 青黛能使蟲體表面光滑,減少其對腸壁的附著力,促進蟲體排出。同時,青黛還能緩解蟲體活動帶來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釣蟲黑白丸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殺蟲止癢: 白礬性寒,具有收斂、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能有效抑制腸道寄生蟲的生長繁殖,並緩解其引起的瘙癢等症狀。
- 固澀止瀉: 白礬還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可以有效控制因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腹瀉等症狀,幫助恢復腸道功能。
總而言之,白礬在釣蟲黑白丸中起到殺蟲止癢、固澀止瀉的雙重作用,是重要的藥材之一。
釣蟲黑白丸中加入甘遂,主要是因為甘遂具有強力瀉下作用,能驅除腸道寄生蟲。甘遂性峻,具有毒性,因此需要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以減輕其毒性,並提高驅蟲效果。
甘遂的瀉下作用,能將寄生蟲從腸道中排出體外,同時也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然而,甘遂的毒性較強,容易引起腹痛、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因此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釣蟲黑白丸中加入龍眼肉,主要是基於其補益心脾、安神的功效。
龍眼肉性溫味甘,入心脾經,能補益氣血,寧心安神。釣蟲病症常伴隨脾胃虛弱、心神不寧等症狀,而龍眼肉能健脾益胃,緩解脾虛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同時也能安神定志,緩解因寄生蟲感染導致的不安、失眠等症狀,有助於整體調理機體,促進患者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釣蟲黑白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要針對「蟲病」,尤其以肚腹劇痛、肺竅失聲(如因蟲擾致咽喉阻塞或發聲異常)為核心症狀。中醫古代文獻中,「蟲病」泛指寄生蟲感染或氣機阻滞導致的類似蟲擾證候,如蛔蟲竄動引起的絞痛,或痰瘀結聚形成的「假蟲」病變。此方以「釣蟲」為名,暗示其作用機理在於誘導蟲體排出或消散病邪,結合催吐法(抽線嘔吐)與礦物藥的沉降特性,可能用於蟲體上竄胸膈或蟲積化熱的實證。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白丸子(磁石、雲母石、蛇含石、甘草)
- 磁石:重鎮潛陽,傳統用於「引火歸元」,此處可能用以沉降上逆之氣,安定蟲擾。
- 雲母石:甘平質重,《神農本草經》言其「主身皮死肌,祛邪氣」,可能協同磁石鎮靜,兼護胃氣。
- 蛇含石(硫鐵礦):性溫有毒,古籍載其「化腹中冷積」,推測用於溫散蟲積寒凝或痰滯。
- 甘草:調和諸藥,緩解礦石藥峻烈之性。
- 糯米糊為丸:質黏滯,可能延緩礦石藥釋放,或保護腸胃。
- 先服白丸子:先以重鎮之劑安定病勢,防止蟲體躁動上攻。
黑丸子(針砂、青黛、枯礬、甘遂)
- 針砂(鐵屑):重鎮、消積,《本草綱目》謂其「殺蟲消積」,可能通過鐵質沉降抑制蟲體。
- 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散鬱,針對蟲積化熱或伴隨的熱毒證。
- 枯礬:燥濕化痰,殺蟲止癢,傳統用於蝕瘡祛腐,此處或用以腐蝕蟲體、化痰通竅。
- 甘遂:峻下逐水,強力攻邪,助排除體內積滯(如痰飲、蟲積)。
- 醋煮糯米糊:醋能軟堅散結,加強藥物滲透;糯米糊緩和甘遂毒性。
- 穿線催吐:抽線刺激咽喉誘吐,符合古代「蟲得酸則伏,得辛則靜,得苦則下」的治法,結合烏梅水(酸斂)、冷水(寒刺激),迫使蟲體隨嘔吐排出。
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以「先鎮後攻」為策略:
- 白丸子鎮降:安定氣機,防止蟲邪上擾。
- 黑丸子峻逐:結合催吐法(物理刺激與藥物協同),驅邪外出。
- 高山泉水製丸:古人認為「天水」純淨無濁,能增強藥效且防止藥丸過早溶解,確保藥力直達病所。
潛在機理推測
- 礦物藥(磁石、針砂)可能通過重鎮作用緩解平滑肌痙攣(如蛔蟲致膽絞痛)。
- 甘遂、枯礬刺激腸道黏膜,促使蠕動排蟲;青黛消炎,減少蟲體代謝產物的毒性反應。
- 催吐法直接排除上焦病邪,適用於蟲體阻塞呼吸道或胸膈滿悶之急症。
此方體現古代「峻藥攻邪」與「外治內調結合」的特色,但組方偏猛,需精準辨證為蟲積實證方可施用。
傳統服藥法
白丸子:磁石、雲母石、蛇含石、甘草各等分(上為未,糯米糊為丸,如黃豆大。), 黑丸子:針砂、青黛、枯礬、甘遂各等分(上為末,醋煮糯米糊為丸,如龍眼核大。)。
先以燈心煎湯,送下白丸子1丸;後以粗線1條穿住黑丸子,仍以燈心煎湯送下,待病者作嘔;若不嘔,再喝烏梅水1口,又含冷水1口,方為病者捶打胸背,並略抽動其線,令病人吐去冷水,仍作
須用極高山頂上泉水,或武當回龍水煮糊為丸,方不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釣蟲黑白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白丸子:磁石、雲母石、蛇含石、甘草各等分(上爲未,糯米糊爲丸,如黃豆大。),黑丸子:針砂、青黛、枯礬、甘遂各等分(上爲末,醋煮糯米糊爲丸,如龍眼核大。)。 主治:蟲病,肚腹作痛,以及肺竅失聲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