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蛇湯
WU SH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七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烏蛇湯中包含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藥性相符: 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解毒消腫的功效。烏蛇湯主要針對風濕痺痛、筋骨麻木、肢體麻痺等症狀,烏梢蛇的藥性與方劑的治療目的相符。
- 藥效互補: 烏蛇湯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羌活等,主要作用於疏風散寒、活血通絡,而烏梢蛇則更偏重於祛風濕、解毒消腫,兩者配合,可以發揮更佳的療效,更有效地治療風濕痺痛等疾病。
烏蛇湯中加入赤芍,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 活血化瘀: 赤芍性苦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之效。烏蛇本身亦具活血化瘀之功,赤芍的加入可增強其活血化瘀之效,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 赤芍還具清熱解毒之效,可配合烏蛇清熱解毒,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疾病,如瘡瘍腫痛、蛇蟲咬傷等。
綜上所述,赤芍在烏蛇湯中的加入,可以增強活血化瘀和清熱解毒的功效,使方劑的療效更加顯著。
烏蛇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解鬱: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積化痰、止痛等功效。烏蛇性寒,入肝、腎經,善於祛風濕、通經絡,但可能導致氣機鬱滯,影響藥效發揮。枳殼的加入,可有效行氣解鬱,促進藥物流通,提高藥效。
- 消食導滯: 烏蛇湯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拘攣、肢體麻木等病症,而這些病症往往與痰濕瘀滯相關。枳殼具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可促進消化功能,減少痰濕的產生,進一步提升烏蛇湯的療效。
烏蛇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升陽:烏蛇性寒,入肝經,善於清熱解毒,但其寒性較重,易傷脾胃陽氣。黃耆性溫,入脾經,具有補氣升陽之效,可溫補脾胃,扶正祛邪,避免烏蛇寒性過重,損傷正氣。
- 增強免疫:烏蛇湯常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瘡瘍腫毒等,而黃耆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能促進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毒素侵害,加速傷口癒合。
總之,黃耆在烏蛇湯中起到了平衡寒性、補益正氣、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使其藥性更為平和,療效更佳。
主治功效
烏蛇湯
烏蛇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烏梢蛇、赤芍、枳殼和黃耆。它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氣固表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眼睛發癢難耐、紅腫疼痛等眼疾。
烏梢蛇
烏梢蛇具有息風鎮痙、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解毒等功效。它能治療風濕痹痛、中風偏癱、癲癇抽搐、破傷風、毒蛇咬傷等疾病。
赤芍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枳殼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此外,枳殼還具有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等功效。在臨牀上,枳殼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總結
烏蛇湯是一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氣固表等功效的中藥方劑。它常被用於治療眼睛發癢難耐、紅腫疼痛等眼疾。烏蛇湯中的各味藥材均具有不同的功效,共同作用可起到治療眼疾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兩,藁本(去苗土)1兩,防風(去叉)1兩,芍藥1兩,羌活(去蘆頭)1兩,芎藭1兩半,細辛(去苗葉)半兩。
上為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取1盞,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烏蛇湯, 出處:《眼科錦囊》。 組成:烏蛇、麻黃、連翹、杜松木、甘草。 主治:眼風癢。
烏蛇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 組成: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兩,赤芍藥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黃耆(銼)1兩半,地骨白皮1兩。 主治:眼癢急,似赤不赤。
烏蛇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 組成: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兩,藁本(去苗土)1兩,防風(去叉)1兩,芍藥1兩,羌活(去蘆頭)1兩,川芎1兩半,細辛(去苗葉)半兩。 主治:眼風熱赤癢,外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