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果

PAN TAO GU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4.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肝經 20%
脾經 13%
心經 13%
胃經 6%
膀胱經 6%
大腸經 6%
肺經 6%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蟠桃果方劑中加入芡實,是為了增強其固澀止瀉、補脾益腎的功效。

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具有補脾止瀉、固腎澀精、益氣健脾的功效。蟠桃果本身也具有補腎益精、固澀止瀉的作用,與芡實相配,能起到協同作用,加強固澀止瀉的功效,並進一步補益脾腎,使藥效更佳。

此外,芡實能收斂止瀉,防止蟠桃果的潤腸通便作用過於強烈,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

蟠桃果方劑中加入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心安神,健脾益腎: 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清心安神、健脾益腎的功效。其清心安神可緩解心煩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而健脾益腎則能改善脾胃虛弱、腎氣不足等問題。蟠桃果方劑常用於治療心腎不交、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健忘、面色萎黃等症狀,蓮子的加入正好能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清心安神、滋補脾腎的作用。
  2.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 蟠桃果方劑中其他藥材如茯苓、百合等,也具有清心安神、健脾益腎的功效,與蓮子相配合,可以加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蟠桃果」方劑中加入「熟地黃」的用意,主要是為了補益精血,滋陰潤燥。

熟地黃性味甘、微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其性溫而不燥,可溫補腎陰,改善腎精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面色蒼白等症狀。同時,熟地黃也能滋陰潤燥,緩解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燥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病症。

因此,在「蟠桃果」方劑中加入熟地黃,可以起到補益精血、滋陰潤燥,緩解因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的作用,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目的。

蟠桃果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胡桃仁,這主要是因為胡桃仁具有潤肺、補腎、健脾的功效。胡桃仁含有豐富的脂肪酸、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能有效促進身體的代謝,增強免疫力。此外,胡桃仁的滋補特性對於體內的陰陽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適合面對日常的疲勞和壓力。透過與蟠桃果的結合,兩者的效能可以如虎添翼,共同促進身體的健康。

蟠桃果本身擁有潤肺化痰、清熱解毒的效用,與胡桃仁的滋養功能相輔相成,可以在潤肺的同時,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這樣的組合不僅能改善肺部健康,還能緩解由於季節變化而引起的各種不適。因此,在中藥方劑中添加胡桃仁,不僅是傳承中醫智慧的表現,更能體現出對於患者全方位健康的關懷。如此搭配,無疑大大提高了蟠桃果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蟠桃果」主治功效分析

「蟠桃果」方劑,據多部古籍記載,主治遺精虛弱,其功效核心在於補脾滋腎。 從方中藥材及古籍記載的運用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藥物組成與功效:

  • **芡實:**健脾止瀉,固精養心。芡實能補益脾胃,固澀精氣,對於脾腎兩虛所致的遺精、滑精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 **蓮子:**寧心安神,補脾益腎。蓮子性平味甘,能養心安神,同時亦可補脾益腎,與芡實相輔相成,共同提升脾腎功能。

  • **熟地黃:**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熟地黃為滋陰補腎要藥,能補益腎精,滋養肝血,從根本上改善腎虛導致的遺精。

  • **胡桃仁:**潤肺止咳,養血生髮。古籍記載其功效,在「蟠桃果」方中,胡桃仁可能主要起到了輔助作用,與熟地黃一同滋養腎精。 《得配本草》更指出其與杜仲、破故紙等藥材合用,可治療腰膝痠痛,此處則略微偏向於溫補腎陽的側面。

治療原理:

「蟠桃果」治療遺精虛弱,並非單純針對某一臟腑,而是整體調理脾腎。 遺精的發生,多與脾腎虧虛密切相關。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二者互為表裡,共同維持人體的精氣。

  • 脾腎兩虛: 遺精往往是因為脾腎兩虛,導致精關不固,精液滑泄。 「蟠桃果」中的芡實、蓮子補益脾腎,固澀精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腎陰不足: 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針對腎陰不足的情況,從根本上提升腎臟的機能,防止精液的過度消耗。

  • 整體調理: 方劑中藥物共同作用,不僅補益脾腎,更能滋陰養血,使機體恢復平衡,從而達到治療遺精虛弱的目的。 其中藥物配伍的精妙,也在於兼顧溫補與滋陰,避免單純的溫燥傷陰,或者滋膩礙胃。

古籍記載分析:

不同的古籍對「蟠桃果」的組成略有差異,但核心藥物基本一致,均圍繞著補脾滋腎的治療思路。 《得配本草》中提到的禁忌症以及熟地黃用量說明,在應用此方時,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不能一概而論。 《成方切用》中提到可以根據情況加減人參、附子,也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和精細化。 值得注意的是,《景嶽全書》中記載的「蟠桃果」與其他古籍記載略有出入,需區分不同版本的方劑。

綜上所述,「蟠桃果」方劑通過補脾益腎、滋陰養血,整體調理機體,達到治療遺精虛弱的目的。其治療原理建立在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基礎之上,藥物配伍精妙,具有較高的臨牀價值。

傳統服藥法


芡實1斤(炒),蓮肉(去心)1斤,膠棗肉1斤,熟地1斤,胡桃肉(去皮)2斤。
凡人參、制附子,俱可隨意加用。
補脾滋腎。
以豬腰6個,摻大茴香蒸極熟,去筋膜,同前藥搗成餅。
每日服2個,空心、食前用滾白湯或好酒1-2鐘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滋膩的功效,體質偏胖、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遺精

相同名稱方劑


蟠桃果,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芡實1斤(炒),蓮肉(去心)1斤,膠棗肉1斤,熟地1斤,胡桃肉(去皮)2斤。 主治:補脾滋腎。主治:遺精虛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