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果

PAN TAO GU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肝經 20%
心經 13%
脾經 13%
膀胱經 6%
肺經 6%
大腸經 6%
胃經 6%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蟠桃果方劑中加入芡實,是為了增強其固澀止瀉、補脾益腎的功效。

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具有補脾止瀉、固腎澀精、益氣健脾的功效。蟠桃果本身也具有補腎益精、固澀止瀉的作用,與芡實相配,能起到協同作用,加強固澀止瀉的功效,並進一步補益脾腎,使藥效更佳。

此外,芡實能收斂止瀉,防止蟠桃果的潤腸通便作用過於強烈,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

蟠桃果方劑中加入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心安神,健脾益腎: 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清心安神、健脾益腎的功效。其清心安神可緩解心煩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而健脾益腎則能改善脾胃虛弱、腎氣不足等問題。蟠桃果方劑常用於治療心腎不交、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健忘、面色萎黃等症狀,蓮子的加入正好能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清心安神、滋補脾腎的作用。
  2.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 蟠桃果方劑中其他藥材如茯苓、百合等,也具有清心安神、健脾益腎的功效,與蓮子相配合,可以加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蟠桃果」方劑中加入「熟地黃」的用意,主要是為了補益精血,滋陰潤燥。

熟地黃性味甘、微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其性溫而不燥,可溫補腎陰,改善腎精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面色蒼白等症狀。同時,熟地黃也能滋陰潤燥,緩解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燥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病症。

因此,在「蟠桃果」方劑中加入熟地黃,可以起到補益精血、滋陰潤燥,緩解因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的作用,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目的。

蟠桃果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胡桃仁,這主要是因為胡桃仁具有潤肺、補腎、健脾的功效。胡桃仁含有豐富的脂肪酸、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能有效促進身體的代謝,增強免疫力。此外,胡桃仁的滋補特性對於體內的陰陽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適合面對日常的疲勞和壓力。透過與蟠桃果的結合,兩者的效能可以如虎添翼,共同促進身體的健康。

蟠桃果本身擁有潤肺化痰、清熱解毒的效用,與胡桃仁的滋養功能相輔相成,可以在潤肺的同時,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這樣的組合不僅能改善肺部健康,還能緩解由於季節變化而引起的各種不適。因此,在中藥方劑中添加胡桃仁,不僅是傳承中醫智慧的表現,更能體現出對於患者全方位健康的關懷。如此搭配,無疑大大提高了蟠桃果的療效。

主治功效


蟠桃果,又名金丹丸,是一味中藥方劑,由芡實、蓮子、熟地黃、胡桃仁組成,具有補益氣血、固腎澀精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遺精、滑精、早泄等症狀。

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具有固澀收斂、止瀉、固崩止帶、補中益氣、補腎、補血等功效。芡實中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等成分,能增強體力、增強免疫力,並能止瀉、固精、益氣。

蓮子性味甘澀,入脾、腎二經,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之功。蓮子中的澱粉、蛋白質等成分,能補充精氣,有助於腎精的生成與蓄積,達到澀精的效果。蓮子中的多種鹼性成分,如蓮實醇等,具有收斂作用,能收斂精關、固精閉氣,從而達到止遺的效果。蓮子還具有生津止渴、補脾胃、健筋骨、益心安神等功效,適用於久痢不止、下痢飲食不入、脾胃虛弱、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熟地黃性味甘、微溫,入肝、腎二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熟地黃中的多種成分,如水溶性多糖、皁苷類、黃酮類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強免疫力等作用。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胡桃仁性溫味甘,歸肺、腎、大腸經,有補陽助陽、補氣、補腎滋陰、通便、補腎、止咳化痰、降氣、潤燥、清熱利濕等功效。胡桃仁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成分,能增強體力、增強免疫力,並能止咳化痰、潤燥、清熱利濕。

蟠桃果具有補益氣血、固腎澀精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遺精、滑精、早泄等症狀。蟠桃果中的芡實、蓮子、熟地黃、胡桃仁等成分,具有補益氣血、固腎澀精的功效,能改善遺精、滑精、早泄等症狀,增強體力,增強免疫力。

傳統服藥法


芡實1斤(炒),蓮肉(去心)1斤,膠棗肉1斤,熟地1斤,胡桃肉(去皮)2斤。
凡人參、制附子,俱可隨意加用。
補脾滋腎。
以豬腰6個,摻大茴香蒸極熟,去筋膜,同前藥搗成餅。
每日服2個,空心、食前用滾白湯或好酒1-2鐘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滋膩的功效,體質偏胖、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遺精

相同名稱方劑


蟠桃果,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芡實1斤(炒),蓮肉(去心)1斤,膠棗肉1斤,熟地1斤,胡桃肉(去皮)2斤。 主治:補脾滋腎。主治:遺精虛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