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灰散

四灰散

SI HU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5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肺經 18%
脾經 18%
膀胱經 12%
大腸經 6%
腎經 6%
心經 6%
膽經 6%
肝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四灰散中包含粉霜,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 粉霜為石膏煅燒而成,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其清熱燥濕之效,有助於治療因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濕疹等疾病,與四灰散中其他藥材如滑石、枯礬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的功效。
  2. 收斂生肌: 粉霜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修復,與四灰散中其他藥材如赤石脂、輕粉等,共同發揮治療瘡瘍、濕疹等疾病的功效,並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總之,粉霜在四灰散中,以其清熱燥濕、收斂生肌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瘡瘍、濕疹等疾病的效果。

四灰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四灰散多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白礬可以有效去除濕氣,緩解瘙癢症狀。
  2. 收斂止血:白礬還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四灰散部分方劑用於治療外傷出血,白礬可以幫助收縮血管,加速止血,促進傷口癒合。

總體而言,白礬在四灰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僅能有效緩解濕疹等皮膚問題,還能促進傷口癒合,提高藥效。

四灰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組成成分包括鉛粉。鉛粉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特殊的藥理作用,雖然現代醫學對其毒性有很高的警覺性,但在古代的中醫理論中,鉛粉被用於治療某些特定的疾病。其主要功能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尤其對於某些皮膚病和燒燙傷的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因為鉛是一種重金屬,長期或過量攝入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包括腎臟損害和神經系統的損傷。因此,現代醫學對於使用含有鉛粉的中藥方劑十分謹慎,通常會在臨牀上避免使用這類藥物。重要的是,這種傳統方劑的使用必須遵循醫生的指導,以確保患者的安全及健康。在當今的醫療體系中,強調在中藥使用上必須平衡傳統與現代的科學知識。

四灰散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密陀僧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抑制細菌生長,對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病症有良好的療效。四灰散中其他藥物如雄黃、輕粉等亦具清熱解毒功效,密陀僧的加入可加強藥效。
  2. 燥濕殺蟲: 密陀僧還具燥濕殺蟲之效,可治療濕熱瘡瘍、疥癬等疾病。四灰散中其他藥物如滑石、輕粉等亦具燥濕殺蟲功效,密陀僧的加入可增強藥物的殺蟲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四灰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腋氣(體臭、狐臭):
古代認為腋氣多因濕熱穢濁之氣鬱於肌膚所致。此方以「燒灰存性」之法治療,灰藥多具收斂、吸附穢濁之效,能減輕體味。

腳汗
腳汗與腋氣病機相似,均屬濕熱下注或局部穢濁鬱滯。灰藥收斂止汗,兼能吸附濕濁,故可外用或內服調理。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舊棕(棕櫚皮)

    • 傳統用於收澀止血、袪濕。燒灰後增強收斂作用,吸附體表多餘濕氣及穢濁物質。
  2. 老杉樹皮

    • 杉木皮性燥,古代用於除濕止癢。燒灰後燥性更甚,可燥濕斂汗,抑制濕熱穢氣滋生。
  3. 胎發(嬰兒出生時的頭髮)

    • 傳統認為「發為血之餘」,胎發具血分藥性,燒灰後可引藥入血分,調和氣血,減少濕熱內生。
  4. 臍帶

    • 臍帶為先天精氣所繫,古代視為補益之品。燒灰後取其「從臍而來,調和周身」之意,可能象徵性調節體表穢濁之氣。

整體配伍邏輯

  • 燥濕收斂:棕、杉樹皮灰為主,直接吸附濕濁、收斂汗液。
  • 調血分穢氣:胎發、臍帶灰為輔,從血分調理,減少內生濕熱上熏。
  • 酒服:酒行藥勢,助藥性散達體表,尤以腋下、腳部等濕濁易積之處。

中醫理論推導可能機理

  1. 燒灰存性

    • 高溫炭化後保留藥性,增強吸附與收斂力,尤適於穢濁外溢之證。
  2. 局部與全身調和

    • 腋氣、腳汗雖為局部症狀,但方中臍帶、胎發隱含「先天—後天」調和思想,或反映古代「內外同治」觀念。
  3. 象徵性療法

    • 胎發、臍帶具「人體自身物質」特性,或取「同氣相求」之意,引導藥效靶向體表穢濁。

此方體現古代「以濁治濁」思維,結合燥濕、收澀、象徵療法,可能適用於輕度濕熱穢濁型體味異常。

傳統服藥法


舊棕、老杉樹皮、胎發、臍帶。
俱燒灰存性。
調酒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燥濕止汗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同名稱方劑


四灰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 組成:舊棕、老杉樹皮、胎發、臍帶。 主治:女子經行出痘。

四灰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 組成:粉霜、艾人灰稍多、礬石灰、鉛灰(無即用胡粉、密陀僧代之)各等分。 主治:腋氣;兼治腳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