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黑靈散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原因有二:
- 通絡散結: 穿山甲性味辛、鹹,歸肝、胃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散結的功效。黑靈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穿山甲可幫助疏通經絡,散瘀消腫,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 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黑靈散中加入穿山甲,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提高療效。
黑靈散方中使用血餘炭,其主要原因如下:
- 止血生肌: 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後的產物,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之效。黑靈散多用於治療外傷出血,血餘炭可有效止血,並促進傷口癒合。
- 清熱解毒: 血餘炭性寒,具清熱解毒之功。黑靈散中往往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作用,消散局部炎症。
因此,血餘炭在黑靈散中發揮著止血生肌、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外傷出血、消散炎症等病症。
黑靈散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消腫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
皁莢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其苦寒之性,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等症狀有較佳療效。
同時,皁莢的通經活絡之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因此,黑靈散中加入皁莢,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患的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黑靈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婦人遠年血氣甚者」,指女性因長期氣血瘀滯或虛損所致的頑固病症,可能表現為經閉、癥瘕(婦科腫塊)、疼痛或皮膚瘡瘍久不癒等。「血氣甚」反映病勢深重,兼有瘀、滯、虛交雜之象。方中藥物多具攻散之性,推測其通過外敷局部,針對氣血瘀結化熱或寒濕凝滯之證,達到破積、通絡、殺蟲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露蜂房(君藥)
- 性味甘平,有毒,歸胃經。古代用於攻毒殺蟲、祛風止痛,善治癰疽瘡瘍、風濕痹痛。
- 在此方中主攻瘀滯日久所生之毒邪,散結消腫,破除深層氣血壅滯。
牡蠣粉(臣藥)
- 性微寒,味鹹,歸肝腎經。傳統用於軟堅散結、收斂固澀。
- 輔助露蜂房軟化堅積,並以寒性制約全方溫燥之偏,防熱毒傷陰。
虢丹(即鉛丹)(佐藥)
- 性微寒,味辛,有毒,具拔毒生肌、收斂瘡口之效。
- 與硫黃同炒後,增強殺蟲止癢、防腐斂瘡之力,針對瘀久化腐之證。
硫黃(佐藥)
- 性溫,味酸,有毒,歸腎大腸經。外用能殺蟲止癢、解毒療瘡。
- 與鉛丹共炒(「炒令煙盡」)減毒性,存藥性,溫通血脈以助藥力透達。
發灰、麝香(使藥)
- 發灰(血餘炭)止血散瘀,麝香辛香走竄,穿透力極強,引諸藥直達病所。
- 麝香兼能「殺蟲」,此指其辛烈之氣可驅散深伏之邪穢,如蟲積或濕毒。
組方特點與推理功效
全方以「毒攻毒」為核心,結合辛溫與微寒之品,達到:
- 破瘀散結:露蜂房、牡蠣、鉛丹協力破除久瘀成積。
- 殺蟲解毒:硫黃、蜂房、麝香針對瘀久生蟲或濕熱蟲毒。
- 透達引經:麝香引藥入絡,穿透血脈深層,治「遠年」之病。
此方外敷,通過局部刺激與藥性滲透,推測用於婦人腹內癥塊或體表頑固瘡瘍,尤其伴濕毒腐潰者。其邏輯在於以毒藥攻逐深伏之邪,輔以收斂防腐,標本兼顧。唯因藥物多具毒性,應嚴格控制劑量與用法。
傳統服藥法
露蜂房(銼淨)2分,牡蠣粉1分,虢丹1分,硫黃(研)1分。
同炒令煙盡,為細末,入發灰1分,麝香少許拌和。
敷患處。麝能引藥透達,亦殺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如果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黑靈散, 出處:《仙拈集》卷三。 組成:敗鱉甲1個(以米醋炙數次酥透)。 主治:婦人胎前、産後痢疾。
黑靈散, 出處:《直指》卷二十二。 組成:露蜂房(銼淨)2分,牡蠣粉1分,虢丹1分,硫黃(研)1分。 主治:漏瘡。
黑靈散,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穿山甲半個,黑鯉魚皮半個,小兒發半兩,皂莢(不蛀者)3錢。 主治:婦人遠年血氣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