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漿散

藕漿散

OU JIA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2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肺經 17%
膀胱經 17%
心經 9%
脾經 9%
膽經 9%
腎經 9%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藕漿散中加入粉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粉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之效。藕漿性涼,亦有清熱解毒之功。二者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口渴咽乾等症。
  2. 潤燥止渴:粉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藕漿富含澱粉、纖維素等,也能潤燥止渴。二者結合,可增強潤燥止渴功效,適用於燥熱傷津、口渴咽乾、便祕等症。

藕漿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這在現代醫學觀點下引起了不少爭議。鉛丹,學名為鉛單硫化鈉,主要用於中醫中的解毒、消腫和清熱的效果。在古代,醫師認為鉛丹能夠驅除體內的邪氣,改善病症,適用於某些皮膚疾病和重症感染。然而,鉛本身是一種有害的重金屬,過量攝入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可能引發中毒。因此,現代中醫在使用該方劑時需謹慎,並且在配方中必須加以控制其用量,以防止鉛的累積造成健康風險。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傳統方劑已開始尋求替代成分,以在保持療效的同時,減少對患者的潛在傷害。這也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古方中的成分與其現代應用的安全性,強調了科學和傳統醫療之間的平衡。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藕漿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治症候

  1. 小兒大渴不止,飲水無度:反映體內津液嚴重耗損或氣化失常,可能因熱邪熾盛或陰虛內熱所致,渴飲不解,屬「消渴」範疇。
  2. 煩渴不食:津虧熱擾,兼有脾胃氣機呆滯,熱邪燔灼胃津,故煩躁拒食。
  3. 瘡痘燥渴,心躁:痘瘡熱毒熾盛階段,毒熱內熾傷津,或熱擾心神,導致口乾心煩。

此方針對「熱盛傷津」與「火毒鬱結」之證,尤其擅長清解熾熱、速止煩渴。

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1. 粉霜(輕粉)

    • 性味辛寒,有毒,傳統用於攻毒、殺蟲、逐水。此處取其「清熱解毒」之力,尤擅瀉火毒、解瘡痘熱熾,通過瀉下或發散途徑使熱毒外透。
    • 機理推測:熱毒壅滯時,輕粉之寒涼沉降可直折火勢,開通鬱結,緩解津液被灼之渴。
  2. 黃丹(鉛丹)

    • 性味辛微寒,有毒,外用解毒生肌,內服鎮驚墜痰。此方用量極輕(半錢),可能借其「清熱鎮驚」之性,輔助粉霜抑制熱毒上擾之心躁,兼能收斂過亢之火。
    • 機理推測:微量黃丹可協同粉霜沉降火毒,防止熱邪擾神,但避其重墜傷正之弊。
  3. 藕汁送服

    • 藕汁甘寒,清熱生津、涼血散瘀。既緩解二藥毒性,又直接補充津液,針對「燥渴」治標,形成「攻毒不傷陰」的配伍思路。

組方邏輯與整體機理

  • 君臣佐使:粉霜為君,主攻熱毒;黃丹為臣,助清降火勢;藕汁為佐使,護陰調藥。
  • 治療原理
    1. 瀉火存陰:通過粉霜、黃丹清瀉實火,解除熱毒對津液的煎灼,從根源緩解大渴。
    2. 毒去津自生:不直接滋陰,而以清熱為主,熱退則津液自然回復(藕汁短期救津)。
    3. 針對瘡痘熱毒:瘡痘燥渴多因血熱毒壅,粉霜解毒、黃丹微斂,契合「火鬱發之」原則。

此方屬「峻藥輕用」範例,以少量毒藥急瀉火毒,配甘寒藕汁制其毒性,適用於小兒體質「易虛易實」特性,需精準控制劑量(如「2歲1字」)。其核心在於「清熱毒即保津液」,體現中醫「治病求本」思想。

傳統服藥法


粉霜1兩,黃丹半錢。
上為末。
每服2歲1字,用藕汁調下。大渴1服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藕漿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 組成:粉霜1兩,黃丹半錢。 主治:小兒大渴不止,飲水無度,煩渴不食,並瘡痘燥渴,心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