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在中藥方劑「輔正丸」中加入天靈蓋,主要是利用天靈蓋的散瘀止痛、解毒作用。天靈蓋對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阻滯等症狀有良好療效,與輔正丸的其他成分相配伍,可以增強整體的散瘀止痛效果。
在中藥方劑「輔正丸」中加入砒霜,主要是考慮到砒霜的殺蟲解毒、消腫止痛作用。砒霜對於治療瘡癰腫毒、蟲咬傷等症狀有良好療效,但砒霜毒性極強,使用時必須非常小心。
輔正丸中使用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古人認為其能平息心火,安定神志,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健忘、驚悸癲狂等症。輔正丸中加入硃砂,正是為了其鎮心安神之功,幫助患者安神定志,恢復心神安寧。
- 解毒辟邪: 古人認為硃砂有解毒辟邪之效,可以驅除外邪,防止疾病入侵。輔正丸中加入硃砂,除了鎮心安神,還有驅邪避瘟之意,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輔正丸中加入麝香,主要是利用其開竅醒神及活血通絡的功效。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效。對於輔正丸所針對的氣虛血瘀等症狀,麝香可以振奮心脾,改善氣血循環,同時還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達到輔助正氣、促進恢復的效果。因此,麝香的加入對於輔正丸整體療效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
輔正丸中包含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壯骨:虎骨在中醫理論中屬虎之筋骨,具有補腎壯骨、祛風止痛的功效。輔正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虎骨的加入可加強補腎壯骨的效果,緩解疼痛。
- 活血通絡:虎骨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絡作用,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腫止痛,緩解痺痛症狀。輔正丸中加入虎骨,可增強其活血通絡之效,促進藥效發揮。
輔正丸中加入鉛丹,主要是因為鉛丹具有收斂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鉛丹性寒,味甘、微辛,歸肝、脾、胃經。在輔正丸這個方劑中,鉛丹可以收斂止血,解毒消腫,對於外傷出血、潰瘍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時,鉛丹還具有殺蟲之效,可以用於治療皮膚瘙癢等疾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鉛丹含有鉛,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導致鉛中毒,因此在現代醫學中已經很少使用。它與方中其他藥材配伍,能夠增強整個方劑的收斂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使用時應嚴格遵醫囑,謹慎使用。
輔正丸中添加綠豆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綠豆性寒,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輔正丸多用於治療熱病、瘡瘍等症,綠豆粉可輔助藥物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減輕病症。
- 緩和藥性,保護脾胃:綠豆粉性平和,可緩和藥物的刺激性,保護脾胃功能,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輔正丸中可能含有較為辛辣或苦寒的藥物,綠豆粉可減輕其對脾胃的刺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輔正丸】之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鬼瘧」,為古代對某些瘧疾類型或伴有神志異常症狀之痎瘧的稱呼。其特徵多見寒熱交作、發作無時,或伴見幻覺、譫妄等症,古人歸因於「邪祟」或「瘧鬼」作祟,故用方重視驅邪鎮煞、截瘧安神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天靈蓋、猢猻頭骨、虎頭骨
- 三者均屬「骨類」藥物,古人認為具驅邪避瘴、鎮壓鬼祟之效。
- 天靈蓋(人骨)被視為極陽之品,可破陰邪;猢猻(猴)頭骨與虎骨則取其威猛之性,助祛瘧鬼。
- 虎骨另具祛風止痛之效,或可緩解瘧疾之骨節痠痛。
砒霜、鉛丹
- 砒霜(砷劑)為古代截瘧要藥,其毒性可強行抑制瘧邪發作,但需嚴格控量。
- 鉛丹(四氧化三鉛)外用解毒,內服古人用於鎮驚祛痰,可能與安定神志有關。
丹砂、麝香
- 丹砂(硃砂)重鎮安神,古人用以安定心神,治瘧疾伴譫妄。
- 麝香開竅辟穢,通絡散結,助藥力透達病所,兼醒神以抗瘧毒昏蒙。
綠豆粉
- 清熱解毒,緩和砒霜、鉛丹之毒性,兼製約燥烈之性。
粟飯為丸
- 粟米(小米)健脾益氣,為丸可護胃氣,減少峻藥傷正。
方劑配伍思路
此方以「毒藥攻邪」為主,結合「重鎮安神」與「血肉有情之品」:
- 驅邪截瘧:砒霜直折瘧邪,輔以鉛丹、骨類藥物強化祛瘧鬼之效。
- 鎮驚安神:丹砂、麝香協調心神,針對瘧疾所致神志不寧。
- 解毒護正:綠豆粉緩毒性,粟飯健脾,減少峻烈之弊。
潛在治療機轉推測
- 砒霜(砷劑)可能直接抑制瘧原蟲繁殖,為古代有效截瘧成分。
- 骨類藥物或含礦物質(如鈣、磷),可能調節電解質,緩解瘧疾抽搐。
- 麝香、丹砂之鎮靜作用,或改善瘧疾引發的中樞神經症狀。
此方體現古代「以毒攻毒」、「取象比類」的思維,然其部分藥物現已罕用,需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其峻烈之性。
傳統服藥法
天靈蓋半兩(酥炙),砒霜半兩(研),丹砂半兩(研),麝香半兩(研),虎頭骨半兩(酒炙),鉛丹半兩(研),猢猻頭骨半兩(酒炙),綠豆粉半兩。
上為細末,用粟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丸,未發前用新汲水送下,或用手握之;小兒只可半丸,以綠豆汁下。
孕婦人不得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輔正丸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輔正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組成:天靈蓋半兩(酥炙),砒霜半兩(研),丹砂半兩(研),麝香半兩(研),虎頭骨半兩(酒炙),鉛丹半兩(研),猢狲頭骨半兩(酒炙),綠豆粉半兩。 主治:鬼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