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豬膏3兩,羊膏3兩,白蜜6兩,竹瀝1碗(以上合煎成膏,須滴水成珠),麥冬2兩,茯神3兩,竹茹1兩,淨棗仁(炒香)3兩(各為末)。
和入攪勻為丸。
用大棗、浮麥、燈心煎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豬脂膏具有清熱、解毒、潤燥的功效;蜂蜜具有清熱、潤燥、解毒的功效;竹瀝具有清熱、利尿、解毒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清熱、潤肺的功效;茯神具有寧心、安神、利水的功效;竹茹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酸棗仁具有養心、安神、寧心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養陰、安神的功效,適合用於治療婦人脫躁。但本方含有蜂蜜,有滋膩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清燥湯,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豬膏3兩,羊膏3兩,白蜜6兩,竹瀝1碗(以上合煎成膏,須滴水成珠),麥冬2兩,茯神3兩,竹茹1兩,淨棗仁(炒香)3兩(各爲末)。 主治:婦人脫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地骨白皮五味飲子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