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19%
心經 16%
胃經 16%
肝經 11%
膽經 9%
大腸經 4%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秘傳清燥

組成

  • 豬脂膏
  • 蜂蜜
  • 竹瀝
  • 麥門冬
  • 茯神
  • 竹茹
  • 酸棗仁

整體功效

清熱、養陰、安神

主治

婦人脫躁。

本方由豬脂膏、蜂蜜、竹瀝、麥門冬、茯神、竹茹、酸棗仁組成,具有清熱、養陰、安神的功效,主治婦人脫躁。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豬膏3兩,羊膏3兩,白蜜6兩,竹瀝1碗(以上合煎成膏,須滴水成珠),麥冬2兩,茯神3兩,竹茹1兩,淨棗仁(炒香)3兩(各為末)。
和入攪勻為丸。
用大棗、浮麥、燈心煎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豬脂膏具有清熱、解毒、潤燥的功效;蜂蜜具有清熱、潤燥、解毒的功效;竹瀝具有清熱、利尿、解毒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清熱、潤肺的功效;茯神具有寧心、安神、利水的功效;竹茹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酸棗仁具有養心、安神、寧心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養陰、安神的功效,適合用於治療婦人脫躁。但本方含有蜂蜜,有滋膩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清燥湯,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豬膏3兩,羊膏3兩,白蜜6兩,竹瀝1碗(以上合煎成膏,須滴水成珠),麥冬2兩,茯神3兩,竹茹1兩,淨棗仁(炒香)3兩(各爲末)。 主治:婦人脫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