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蜜

甘草蜜

GAN CAO M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絳囊撮要》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5%
心經 25%
肺經 25%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蜜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甘草的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作為方劑中的君藥,甘草能調和諸藥性,使其藥性相輔相成,發揮最佳療效。
  2. 甘草的蜜炙: 甘草經過蜜炙後,藥性更加溫和,且能增強其補脾益氣、緩急止痛的作用。蜜炙能使甘草更易於被人體吸收,藥效更顯著。

因此,甘草在甘草蜜方劑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既能調和諸藥,又能增強藥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甘草蜜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陰頭生瘡」,即男性外生殖器(陰莖龜頭部)潰瘍或瘡瘍,古代多因濕熱下注、局部感染或毒邪蘊結所致。甘草與白蜜外用,意在清熱解毒、斂瘡生肌,緩解疼痛與紅腫。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甘草(末)

    • 性味功效:甘平,歸心、肺、脾、胃經。生用偏清熱解毒,炙用偏補益。此方生用,取其:
      • 解毒療瘡:甘草含甘草酸(glycyrrhizin)及黃酮類成分,能抑制細菌、減輕炎症反應。
      • 緩急止痛:可舒緩瘡瘍引起的灼痛不適。
      • 抗潰瘍作用:促進黏膜修復,對皮膚與黏膜瘡口有益。
  2. 白蜜(調敷基質)

    • 性味功效:甘平,歸肺、脾、大腸經。外用時:
      • 抑菌防腐:高滲透壓與天然酵素(如葡萄糖氧化酶)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瘡瘍病原。
      • 潤燥生肌:黏稠質地形成保護膜,隔絕外界刺激,促進瘡面癒合。
      • 緩解乾裂:瘡瘍後期常見燥癢脫皮,蜜能滋潤局部。

三、配伍原理

  • 協同增效:甘草解毒消炎,白蜜防腐生肌,二者合用加強抗菌與修復效果。
  • 物理作用:蜂蜜黏附性幫助藥末固定患處,延長局部藥效作用時間。
  • 安全性:兩藥均為平和之品,外用不易刺激,適合黏膜與皮膚薄嫩處。

四、適用機轉推論
此方透過以下途徑起效:

  1. 直接抗菌:抑制瘡面細菌繁殖,減少感染惡化。
  2. 抗炎消腫:降低局部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質,緩解紅腫熱痛。
  3. 形成保護屏障:蜜糖覆蓋減少摩擦與分泌物刺激,利於組織再生。

五、方劑特點

  • 簡便廉效,契合古代「單方驗方」思維。
  • 外用直達病所,避開內服藥物的代謝負擔。
  • 甘味藥物「緩急」特性,符合瘡瘍需柔和處理的原則。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以清熱解毒、潤養局部為核心,適用於輕度表淺瘡瘍,若遇重症膿毒內蘊,仍需配合內服湯藥或針砭引流。

傳統服藥法


甘草。
上為末。
白蜜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甘草蜜, 出處:《絳囊撮要》。 組成:甘草。 主治:陰頭生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