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膏

三益膏

SAN YI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大腸經 14%
脾經 14%
肝經 14%
心經 14%
胃經 14%
肺經
大腸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三益膏方劑中加入銀朱,乃取其鎮心安神之效。

銀朱,性寒,味甘,入心經,能清心火,鎮心神,止驚悸。三益膏常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而銀朱能平心氣,安神志,使其精神安定,睡眠改善,達到益心安神之效。

此外,銀朱亦具解毒功效,可助其他藥材更有效地發揮功效,進而達到三益之目的。

三益膏方劑中含有蓖麻子,主要是取其潤腸通便之效。

蓖麻子性溫,味甘,入大腸經,能瀉熱通便,對於熱結便祕、腹脹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其藥性強勁,需經炮製後方可使用,且用量需嚴格控制,以免引起中毒。

在三益膏中,蓖麻子通常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以緩和其藥性,並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三益膏主治「血風臁瘡」,此症屬中醫外科常見病,多因風濕熱毒蘊結下肢,經脈瘀滯,局部氣血失養所致。臁瘡好發於小腿內外側,患處常見潰瘍、滲液、腐肉色黑,纏綿難癒。古人以「血風」命名,強調風邪與血分濕熱交織的病機,故治療需兼顧拔毒、祛腐、生肌。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銀朱(主藥)

    • 性辛溫有毒,功專攻毒、燥濕、殺蟲。古人多用於癰疽潰瘍,能腐蝕黑爛死肌。
    • 銀朱的強效拔毒作用可直達病灶,清除臁瘡腐肉,為後續生肌創造條件。
  2. 蓖麻子肉(輔藥)

    • 性甘辛平,具消腫拔毒、通絡透膿之效。其富含油脂,與銀朱共搗如泥,可增強黏附性,形成「夾紙膏」;外貼時,藥力緩釋滲透,兼軟堅散結。
    • 蓖麻子能促進局部氣血流通,助銀朱透邪外出。

外治步驟的科學性

  • 去腐階段(貼三益膏):銀朱腐蝕黑肉,蓖麻子輔助排毒,夾紙膏形式避免過度刺激。
  • 清洗(豬頭肉湯):利用其油脂潤澤創面,防止拔毒後乾裂,且含膠質可能促進修復。
  • 生肌階段(油蠟搽劑)
    • 生豬板油:滋潤養皮,防止瘡面乾燥。
    • 白蠟:收斂止血、緩解刺激,與油脂混合形成保護膜。
    • 青布卷條燃油取液,類似傳統「滴蠟療法」,溫熱油蠟可促進氣血運行,加速生肌癒合。

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體現中醫「腐去則新生」原則,先以峻藥攻邪(銀朱),再調理局部環境(豬湯清洗),最後溫潤養瘡(油蠟)。外治法直接作用病灶,避開內服毒性風險,符合古代對「臁瘡」長期潰爛的治療需求。

傳統服藥法


銀朱、蓖麻子肉。
杵如泥,作夾紙膏貼。去黑肉令盡,隨煮豬頭肉湯洗之;次用青布5寸,入生豬板油1兩,白蠟末3錢,卷條燃著,接其油搽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麻疹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三益膏, 出處:《外科大成》卷二。 組成:銀朱、蓖麻子肉。 主治:血風臁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