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小兒疳,蝕口及齒斷,宣露齒落,臭穢不可近。
傳統服藥法
藍葉3兩,大黃1兩半,葶藶子2兩(熬)。
上為末。每服2方寸匕,食後酒送下。欲丸服,煉蜜為丸,如大豆大。
每日2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葶藶子散, 出處:《醫心方》卷十引《效驗方》。 組成:藍葉3兩,大黃1兩半,葶藶子2兩(熬)。 主治:大腹水腫。
葶藶子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七。 組成:葶藶子1分(微炒),胡桐律1分。 主治:小兒疳,蝕口及齒斷,宣露齒落,臭穢不可近。
葶藶子散, 出處:《外台》卷十引《崔氏方》。 組成:葶藶子3升(微炒)。 主治:上氣咳嗽,長引氣不得卧,或水腫,或遍身氣腫,或單面腫,或足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