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液散

TIE Y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1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6%
肺經 16%
肝經 13%
膀胱經 9%
三焦經 7%
胃經 7%
脾經 7%
小腸經 7%
大腸經 7%
心經 6%
腎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胃經
脾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在中藥方劑「鐵液散」中加入鐵粉,主要是利用鐵粉補血、生肌的功效。鐵粉能夠補血、生肌,對於治療貧血、傷口愈合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鐵缺乏導致的相關症狀。

鐵液散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鐵液散所治療的熱毒蘊結、血脈瘀阻所致的癰疽腫毒、瘡瘍潰爛等症狀,芒硝可以清熱解毒,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2. 引藥入肝,活血化瘀:芒硝性滑,可以引導藥物深入病竈,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鐵液散中常配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物,芒硝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鐵液散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文蛤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軟堅散結的功效。鐵液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熱淋、小便不利等症狀,文蛤的清熱利濕作用有助於解除濕熱,促進尿液排出,緩解症狀。
  2. 滋陰降火: 文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鐵液散中往往會加入一些燥熱的藥物,文蛤的滋陰作用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避免副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鐵液散」主治功效分析

「鐵液散」出自《楊氏家藏方》,由鐵粉、芒硝(馬牙硝)、文蛤(蛤粉)三味藥材組成,其主要功效在於治療小兒肺經積熱所致的涎盛咳嗽、睡臥不安等症狀。

主治功效:

根據古籍記載,「鐵液散」主治「小兒肺經積熱,涎盛咳嗽,睡臥不安」。此方證的病機核心為肺經蘊熱,導致肺失宣降,津液不得正常輸布,積聚成痰涎。熱邪擾動心神,故見睡臥不安。

  • 肺經積熱: 小兒體質稚嫩,易感外邪,或飲食不節,易生內熱。熱邪侵犯肺經,導致肺氣壅滯,失於清肅,影響津液代謝,故見咳嗽、痰涎。
  • 涎盛咳嗽: 肺熱灼津,煉液成痰,痰涎壅盛於肺,刺激呼吸道,引發咳嗽。
  • 睡臥不安: 熱邪擾動心神,使小兒夜間輾轉反側,難以安睡。

治療原理分析:

「鐵液散」的治療原理,在於清熱、化痰、安神,以解除肺經積熱所帶來的諸多症狀。具體分析如下:

  1. 鐵粉: 鐵粉性味微寒,具有補血養心,散寒止痛的功效。在此方中,鐵粉的作用並非單純的補血。考量小兒體質稚嫩,易受邪氣侵擾,鐵粉微寒之性,可能具有一定的清熱作用,且其能入血分,或可助於清除肺經伏熱。此外,亦有安定心神之效,有助改善睡眠。
  2. 芒硝(馬牙硝): 芒硝性味鹹寒,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在此方中,芒硝主要作用在於清泄肺經之熱。其鹹寒之性,能清泄實熱,且能軟堅散結,有助於化解因肺熱引起的痰涎。
  3. 文蛤(蛤粉): 文蛤性味鹹寒,具有滋陰潤燥、清熱利濕的功效。在此方中,文蛤能夠滋陰潤燥,有助於緩解肺熱所導致的津液耗損。其清熱利濕之性,則能有助於清除肺經濕熱,化解痰涎。

綜合分析:

鐵液散配伍嚴謹,三味藥材各司其職,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安神定驚之效。鐵粉清熱,亦可安神;芒硝清泄肺經實熱;文蛤滋陰潤燥,亦可清化痰涎。三者合用,針對小兒肺經積熱所導致的涎盛咳嗽、睡臥不安等症,效果較為顯著。此方藥物平和,適宜小兒使用。

總結來說,「鐵液散」通過清肺熱、化痰涎、寧心神,從根本上解決了小兒肺經積熱的病機,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鐵粉3錢,馬牙消4錢,蛤粉1兩。上為細末。
每服1字,乳食後、臨臥以溫薺汁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滑腸作用,服藥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鐵液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組成:鐵粉3錢,馬牙消4錢,蛤粉1兩。 主治:小兒肺經積熱,涎盛咳嗽,睡卧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