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粉身散方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行氣,止痛止癢: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粉身散主治皮膚瘙癢、濕疹等症,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緩解瘙癢,並抑制炎症反應。
- 通竅止癢: 川芎還能通鼻竅,對於因風寒阻滯導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狀具有治療作用。粉身散中加入川芎,除了止癢外,也能緩解因風寒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
粉身散中含有藁本,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祛風止痛: 藁本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如頭痛、腰痛、肢體麻木等,藁本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活血化瘀: 藁本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在粉身散中加入藁本,可以起到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治療風寒濕痺、跌打損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效果。
粉身散中加入遠志,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安神定志:遠志味甘辛,性溫,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解鬱消痰的功效。粉身散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健忘等症,遠志可幫助安神定志,改善睡眠,提高記憶力。
二、行氣活血:遠志同時具備行氣活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氣滯血瘀,有助於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頭暈、胸悶、肢體麻木等症狀。粉身散中加入遠志,可增強藥效,使藥效更全面、更有效。
粉身散中包含白朮,主要源於白朮的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能補脾益氣,燥濕利水,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粉身散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食少乏力等病症,而白朮的健脾功效能增強患者脾胃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
- 燥濕止瀉: 白朮能燥濕止瀉,對於脾虛泄瀉、水腫等病症具有顯著療效。粉身散中加入白朮,可起到燥濕止瀉,固澀止瀉的作用,有效緩解患者腹瀉症狀。
綜上所述,白朮在粉身散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其健脾益氣和燥濕止瀉的功效,有效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緩解腹瀉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粉身散中加入米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收斂止血: 米粉性涼,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在一些出血症狀中,加入米粉可以幫助收斂傷口,減少出血量。
- 保護皮膚: 米粉質地細膩,可以吸附傷口表面的分泌物,形成保護層,防止外界刺激,有助於傷口癒合。
因此,在一些外傷出血或皮膚病症的方劑中,米粉的加入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粉身散」
組成: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藁本: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米粉: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祕,同時也具有潤腸的功效。
功效:
- 補氣益血
- 活血化瘀
- 健脾胃
- 祛風除濕
- 安神益智
- 利水消腫
- 止咳化痰
- 清熱解毒
適應症:
- 氣血不足
- 瘀血阻滯
- 脾胃虛弱
- 風濕痺痛
- 神經衰弱
- 水腫
- 咳喘
- 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 外用,研成細末,撒於患處。
禁忌:
- 孕婦禁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總結:
中藥方劑「粉身散」是一味補氣益血、活血化瘀、健脾胃、祛風除濕、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良藥。它常被用於治療氣血不足、瘀血阻滯、脾胃虛弱、風濕痺痛、神經衰弱、水腫、咳喘、瘡瘍腫毒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芎藭4兩,藁本4兩,遠志4兩,白朮4兩,米粉1鬥(研)。
辟溫。
上為散。
粉身。若欲多時,加藥增粉用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粉身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五一引《删繁方》。 組成: 粉身散(《普濟方》卷一五一引《删繁方》。)出處:《普濟方》卷一五一引《删繁方》。組成:芎藭4兩,藁本4兩,遠志4兩,白朮4兩,米粉1鬭(研)。主治:闢溫。 。 主治:闢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