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心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1%
肺經 11%
大腸經 6%
胃經 6%
心包經 4%
腎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補下丸

組成

葫蘆巴、龍骨、水菖蒲、遠志、補骨脂、益智仁、肉蓯蓉。

功效

補腎固精利水通淋

主治

妊娠小便利多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六:「補下丸,治妊娠小便利多。葫蘆巴、龍骨、水菖蒲、遠志、補骨脂、益智仁、肉蓯蓉,各等分,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溫酒送下。此方能補腎固精,利水通淋,故能治妊娠小便利多。」

傳統服藥法

葫蘆巴(酒浸,焙)半兩,龍骨(研)半兩,菖蒲各半兩,遠志(去心)1兩半,補骨脂(炒)1兩,益智(去皮)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1兩。
溫氣除寒。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葫蘆巴、龍骨、水菖蒲、遠志、補骨脂、益智仁、肉蓯蓉組成。葫蘆巴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有補腎固精、利水通淋之功;龍骨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有鎮心安神、固精止遺之功;水菖蒲味辛、性溫,入肝、腎經,有開竅醒神、利水通淋之功;遠志味辛、苦、性溫,入心、肺、腎經,有安神益智、化痰理氣、利水通淋之功;補骨脂味辛、苦、性溫,入腎、脾經,有補腎助陽、溫脾止瀉、利水通淋之功;益智仁味甘、性平,入脾、腎經,有補腎益智、健脾止瀉、利水通淋之功;肉蓯蓉味甘、性溫,入腎、脾經,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利水通淋之功。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固精、利水通淋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小便量多顏色像水

相同名稱方劑

補下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組成:葫蘆巴(酒浸,焙)半兩,龍骨(研)半兩,菖蒲半兩,遠志(去心)1兩半,補骨脂(炒)1兩,益智(去皮)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1兩。 主治:溫氣除寒。主治:妊娠小便利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