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葫蘆巴(酒浸,焙)半兩,龍骨(研)半兩,菖蒲各半兩,遠志(去心)1兩半,補骨脂(炒)1兩,益智(去皮)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1兩。
溫氣除寒。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葫蘆巴、龍骨、水菖蒲、遠志、補骨脂、益智仁、肉蓯蓉組成。葫蘆巴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有補腎固精、利水通淋之功;龍骨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有鎮心安神、固精止遺之功;水菖蒲味辛、性溫,入肝、腎經,有開竅醒神、利水通淋之功;遠志味辛、苦、性溫,入心、肺、腎經,有安神益智、化痰理氣、利水通淋之功;補骨脂味辛、苦、性溫,入腎、脾經,有補腎助陽、溫脾止瀉、利水通淋之功;益智仁味甘、性平,入脾、腎經,有補腎益智、健脾止瀉、利水通淋之功;肉蓯蓉味甘、性溫,入腎、脾經,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利水通淋之功。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固精、利水通淋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小便量多顏色像水
相同名稱方劑
補下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組成:葫蘆巴(酒浸,焙)半兩,龍骨(研)半兩,菖蒲半兩,遠志(去心)1兩半,補骨脂(炒)1兩,益智(去皮)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1兩。 主治:溫氣除寒。主治:妊娠小便利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