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輪散
XI LU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七十三引《仁存方》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8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20%
大腸經 20%
肺經 10%
胃經 10%
膽經 10%
脾經 10%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洗輪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膽經,具有清心瀉火、燥濕止癢的功效。洗輪散為治療濕熱蘊結,皮膚瘙癢的方劑,其組成以清熱燥濕為主。黃連在此方中,可清熱解毒,抑制濕熱之邪,並可燥濕止癢,減輕皮膚瘙癢症狀,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洗輪散方中包含槐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止血消腫:槐花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血熱妄行導致的皮膚紅腫、瘡瘍腫痛、出血等症狀,槐花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 利濕通淋,解毒止癢:槐花亦具利濕通淋、解毒止癢之效。對於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皮膚瘙癢等症狀,槐花可清熱利濕,解毒止癢,促進排泄,改善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洗輪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爛瞼眼」,即眼瞼邊緣紅腫、潰爛、滲液或結痂的病症,類似於現代所稱的「瞼緣炎」或「眼瞼濕疹」。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風熱濕毒蘊結於眼瞼,或因脾胃濕熱上攻所致。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黃連(10文)
- 性味苦寒,歸心、胃、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針對眼瞼紅腫熱痛之「熱毒」,能抑制局部炎症,減輕充血與分泌物。
槐花(少許)
- 性微寒,善清肝火、涼血止血,古代亦用於目赤腫痛。
- 輔助黃連清熱,並改善眼瞼血熱或出血傾向(如潰瘍滲血)。
輕粉(10文)
- 即氯化亞汞(Hg₂Cl₂),辛寒有毒,外用殺蟲攻毒、斂瘡生肌。
- 對「爛瞼」滲液、糜爛的瘡面有收濕斂瘡之效,抑制細菌或寄生蟲(如蟎蟲性瞼緣炎)。
生男兒乳汁
- 古代認為人乳性平滋潤,含天然抗體與營養成分。
- 作為溶媒調和藥粉,兼具潤澤眼瞼、緩解乾燥潰瘍的作用,並可能促進修復。
三、配伍邏輯與外治機理
- 清熱解毒為主:黃連、槐花共解濕熱毒邪,針對病機根本。
- 殺蟲斂瘡為輔:輕粉針對潰爛面之繼發感染或寄生蟲,加速瘡面癒合。
- 局部蒸敷增效:
- 蒸製過程使藥性溫和滲透,甑上熱氣可能軟化眼瞼痂皮。
- 帛布包裹拭眼,既清潔患處,又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病所,符合外治「溻漬法」原理。
四、經典中醫理論應用
此方體現「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
- 從脾胃濕熱論治(黃連清胃火)。
- 從肝經風熱論治(槐花清肝涼血)。
- 結合「毒邪致瘡」觀念(輕粉攻毒),且外用法避開口服毒性風險。
傳統服藥法
黃連10文,槐花少許。
上為細末。
入輕粉10文拌勻,以生男兒乳汁和之,用小盞盛於甑上蒸,候飯蒸熟,取帛裹藥,於眼上拭2-3次即效;乾拭之,屢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洗輪散,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三引《仁存方》。 組成:黃連10文,槐花少許。 主治:爛瞼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