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肺炎Ⅱ號合劑中包含魚腥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1. 清熱解毒:魚腥草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有效抑制肺部炎症,對於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肺炎,能起到抑制作用,緩解發熱、咳嗽等症狀。
2. 抗菌消炎:魚腥草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魚腥草素、槲皮素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肺炎病原體的繁殖,促進肺部炎症消退,加速患者康復。
因此,魚腥草作為肺炎Ⅱ號合劑的組成成分,能有效發揮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肺炎。
肺炎Ⅱ號合劑中加入虎杖,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一、清熱解毒:虎杖性寒,味苦,入肝、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之功效。對於肺炎所引起的發熱、咳嗽、痰黃等症狀,虎杖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炎症反應。
二、抗炎止咳:虎杖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虎杖苷、白藜蘆醇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夠抑制肺炎病原體的繁殖,並減輕肺部炎症,緩解咳嗽等症狀。
因此,肺炎Ⅱ號合劑中加入虎杖,可發揮其清熱解毒、抗炎止咳的功效,促進患者的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肺炎Ⅱ號合劑」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肺炎」,屬中醫「風溫肺熱病」範疇,其證見發熱、咳嗽、痰黃黏稠、胸痛等,病機多為熱毒壅肺,痰熱互結,肺失宣降。
組成分析與邏輯推理
魚腥草(30克):
- 性味辛微寒,歸肺經,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為治肺癰要藥。現代研究顯示其含揮發油(如魚腥草素),具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對肺炎鏈球菌等呼吸道病原體有抑制作用。
鴨跖草(30克):
- 性味甘寒,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古代用於熱病煩渴、咽喉腫痛,現代研究顯示其含黃酮類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質釋放,緩解肺部炎性滲出。
半枝蓮(30克):
- 性味辛平,清熱解毒、化瘀利尿。常用於熱毒瘡腫,其黃酮及多糖成分可調節免疫,減輕肺組織損傷。
野蕎麥根(30克):
- 性味澀微辛涼,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現代藥理證實其有效成分(如槲皮素)能抑制細菌生物膜形成,對耐药性肺炎病原體有一定效果。
虎杖根(15克):
- 性味苦微寒,清熱利濕、散瘀止痛。所含大黃素等蒽醌類物質可抗病毒、抑制細菌,兼能促進痰液排出。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清熱解毒」為主軸,針對肺熱熾盛之病機,五藥協同:
- 直接抗病原體:魚腥草、鴨跖草、虎杖根對細菌、病毒有抑制作用,或可解釋其對抗生素無效病例的療效。
- 控制炎症反應:半枝蓮、野蕎麥根調節免疫,減少肺部炎性滲出,緩解高熱。
- 促進修復:虎杖根活血化瘀,可能改善肺微循環,加速病灶吸收。
退熱效應解析
高熱為熱毒壅肺之標象,方中多藥(如魚腥草、鴨跖草)通過抗炎、發汗(辛散透邪)實現退熱,符合中醫「透熱轉氣」思路。
胃腸道反應成因
方中藥物多寒涼(如魚腥草腥臭、虎杖根瀉下),易傷脾胃陽氣,敏感者可能出現嘔惡、腹瀉,此為寒涼直折熱毒之代價。
總結:此方重在「清解」與「透邪」,藥專力宏,契合肺炎熱毒壅肺之核心病機,故能速效退熱,然寒涼之性需體質耐受為前提。
傳統服藥法
魚腥草30克,鴨跖草30克,半枝蓮30克,野蕎麥根30克,虎杖根15克。
根據臨床實踐,約90%患者服藥後於二天內退熱,對某些抗菌素治療無效的肺炎患者,有時也有較好的療效。缺點是個別病人因胃腸道反應劇烈而不能耐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肺炎Ⅱ號合劑, 出處:《實用內科學》上冊。 組成:魚腥草30g,鴨跖草30g,半枝蓮30g,野荞麥根30g,虎杖根15g。 主治:肺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