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蠲飲六神湯」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此方劑多用於治療熱痰壅肺、咳嗽喘息、痰多色黃、胸悶氣促等症,天南星有助於清除熱痰,緩解呼吸道阻塞,改善呼吸困難。
- 祛風止痙,鎮靜安神:天南星亦有祛風止痙、鎮靜安神的功效。若患者伴有痰濁上擾,神志不清,甚至出現驚厥等症狀,天南星有助於平息痰火,安神定志,緩解神經系統興奮,達到鎮靜的效果。
總而言之,天南星在「加味蠲飲六神湯」中發揮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祛風止痙、鎮靜安神等作用,有助於治療痰熱壅肺、咳嗽喘息、神志不清等病症。
「加味蠲飲六神湯」中加入「天竹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天竹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此方主要針對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斑疹等症,而天竹黃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輔助六神湯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 治療咽喉腫痛,兼治煩躁不安: 天竹黃善於治療咽喉腫痛,與六神湯中其他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緩解咽喉腫痛,消除熱毒的效果。同時,天竹黃還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可以緩解患者因熱毒攻心所致的煩躁不安。
「加味蠲飲六神湯」中加入「半夏曲」是為了增強其化濕止嘔、清熱解毒的功效。
半夏曲經過炮製,其辛辣之性減弱,燥性減輕,且能增強健脾化濕之效。本方中,加入半夏曲可助六神湯化解濕熱,清利頭目,同時兼顧脾胃運化,以減少濕熱之邪對脾胃的損傷,進一步提高療效。
此外,半夏曲還有止嘔作用,可緩解濕熱所致的噁心嘔吐,更符合本方治療濕熱蘊阻、頭身困重、噁心嘔吐等症的臨牀應用。
加味蠲飲六神湯中加入茯神,主要是針對其安神定驚、益智寧心之效用。
茯神為茯苓的菌核,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健脾寧心、益智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茯神,意在增強六神湯的安神定驚之效,緩解患者因心神不寧、驚悸不安等症狀所導致的失眠、健忘、頭昏等問題。同時,茯神也能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藥物吸收和藥效發揮,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加味蠲飲六神湯中包含旋覆花,主要原因有二:
- 宣肺止咳: 旋覆花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宣肺止咳化痰之效。方劑中加入旋覆花,有助於緩解痰多、咳喘等症狀,增強祛痰止咳的效果。
- 降逆止嘔: 旋覆花具有降氣止嘔的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因肺氣上逆引起的嘔吐症狀。加味蠲飲六神湯治療的疾病多與肺氣上逆有關,加入旋覆花可更有效地控制嘔吐,提升療效。
「加味蠲飲六神湯」方劑中加入「竹瀝」,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利咽止渴之效。
竹瀝,味甘,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渴之功。其清熱解毒作用可針對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熱毒症狀,而利咽止渴則可改善因熱毒上炎所致的口渴、咽燥等症狀。
因此,在「加味蠲飲六神湯」中加入竹瀝,可增強其清熱解毒、利咽止渴之效,進一步緩解因熱毒上炎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口渴、咽燥等症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蠲飲六神湯中加入鈎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平肝,熄風止痙:鈎藤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平肝、熄風止痙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鈎藤,可加強清熱瀉火,平肝熄風的作用,對於熱盛肝風內動所致的頭痛、眩暈、痙攣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鈎藤與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芍等配合使用,可以協同作用,增強清熱平肝、鎮痛止痙的功效,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蠲飲六神湯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產後出現神志昏昧、角弓反張(肌肉強直痙攣如弓狀),或口噤不能言語之證,伴有胸脘痞悶、痰聲漉漉、氣逆上衝、發熱、大便秘結等症。舌苔黃膩、脈象弦滑而數,顯示病機為痰熱內擾、風痰閉竅之證,常見於產後氣血虧虛又受痰熱上攻所致。
組成分析與邏輯推理
主要藥物配伍
膽南星(3錢)
- 苦涼,清熱化痰,尤善祛風痰
- 針對痰熱壅盛、風痰上擾之癲癇、痙厥
天竺黃(1錢半)
- 甘寒,清熱豁痰,涼心定驚
- 助膽南星化痰開竅,兼清心包之熱
半夏曲(3錢)
- 化痰降逆,和胃消痞
- 與膽南星協同化解胸脘痰濕痞悶
茯神(3錢)
- 寧心安神,兼能滲濕
- 安撫產後心神不寧,助痰濕下行
旋覆花(2錢)
- 降氣化痰,善治痰壅氣逆
- 與半夏曲配合,調暢氣機、降逆止嘔
竹瀝(10滴)
- 甘寒滑利,清熱滑痰,開竅醒神
- 為痰熱閉竅要藥,增強化痰開閉之效
鈎藤(3錢)
- 平肝息風,清熱解痙
- 緩解角弓反張、抽搐等風動之象
加減藥物
- 痰涎壅盛、口噤不語加重:
- 天麻(3錢):增強息風解痙,平抑肝風
- 炒遠志、炒蠶沙(各2錢):遠志化痰開竅,蠶沙祛風除濕
- 竹瀝(30滴)、生薑汁(10滴):倍增化痰通絡、辛開痰閉之力
治療原理
- 化痰為本:以膽南星、天竺黃、半夏曲為主,直化痰熱之邪,化解有形之痰壅。
- 開竅為標:竹瀝、旋覆花等滑利痰涎,使痰熱下行;加減用遠志、薑汁更有助醒神開噤。
- 息風定驚:鈎藤、天麻平息內風,針對產後血虛肝風內動所致痙厥。
- 調暢氣機:旋覆花、半夏曲降逆氣,茯神健脾寧心,使痰消氣順而神安。
全方體現「化痰—開竅—息風—降逆」的層次,符合中醫「治痰先治氣」「痰消風自滅」的辨證思路。對於產後體虛兼痰熱壅盛之證,既能祛邪又不至過傷正氣,組方輕重有度。
傳統服藥法
膽南星3錢,天竺黃1錢半,半夏曲3錢,茯神3錢,旋覆花2錢,竹瀝10滴,鈎藤3錢。
痰涎壅盛,口噤不語,加天麻3錢,炒遠志。炒蠶沙各2錢,竹瀝30滴,生薑汁10滴。
豁痰開竅。
水煎,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辛溫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蠲飲六神湯,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膽南星3錢,天竺黃1錢半,半夏曲3錢,茯神3錢,旋覆花2錢,竹瀝10滴,鉤藤3錢。 主治:豁痰開竅。主治:産後神昏,角弓反張,或口噤不語,胸脘痞悶,痰鳴氣逆,發熱,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