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韭菜汁」的組成僅包含「韭菜」,其原因如下:
- 藥性單純,效果突出: 韭菜性溫,味辛,入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活血、補腎壯陽等功效。以單味藥材製成藥汁,可直接發揮其藥效,避免其他藥材幹擾。
- 方便快捷,便於使用: 韭菜汁製作簡單,只需將新鮮韭菜洗淨榨汁即可,方便患者隨時服用,尤其適合急症或病情危重的患者。
主治功效
韭菜汁主治功效分析
韭菜汁,以韭菜為主要成分,是一味歷史悠久的中藥方劑。根據古代醫藥典籍的記載,韭菜汁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一、 溫補肝腎、活血化瘀
- **《本草綱目拾遺》**中提到「內造伏虎丹」的方劑,以韭菜汁多次炮製川貝,用於「興陽種子,強腎助神」。此方中韭菜汁與附子、蛤蚧、吳茱萸、丁香等溫陽藥物同用,增強其溫補肝腎、壯陽之效。
- **《驗方新編》**中記載,用韭菜地內的蚯蚓加韭菜汁,以滾酒沖服,可治療陽痿,有助於「久戰,可望生子」,體現了韭菜汁溫補肝腎、益精助陽的作用。
- **《驗方新編》**中還提到「韭菜汁二杯,入薑汁、牛乳各一杯,細細溫服。」用於治療反胃,並解釋為「韭菜汁消血,薑汁下氣消痰和胃,牛乳解熱潤燥補虛也。」說明韭菜汁具有活血化瘀、消食導滯的作用。
- **《仁術便覽》**中提到「刀瘡藥」,以韭菜汁合石灰,有「止血,定痛,生肌」之效。
- **《是齋百一選方》**中記載了用石灰、百草汁(包括韭菜汁)製成的外用藥,可以治療刀傷,甚至可以治療「腸潰出」。這說明韭菜汁與石灰等合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並具有一定的止血、消炎作用。
治療原理: 韭菜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溫補肝腎、益精助陽的作用。中醫認為,肝主藏血,腎主藏精,肝腎同源,精血互生。韭菜汁溫補肝腎,可以促進精血生成,改善精血虧虛引起的陽痿、腰膝酸軟等症狀。同時,韭菜辛溫,具有行氣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對於血瘀引起的疼痛、出血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二、 急救醒神
- **《驗方新編》**中多次提到用韭菜汁灌鼻或灌喉來救治昏迷、卒死之人。例如「凡人卒然倒仆,急扶入暖室...或搗韭菜汁灌鼻,或用皂角末吹鼻,得嚏即醒。」又如「凡入涎潮於心,卒然倒地...或搗韭菜汁灌入喉中亦妙。」
- **《仁術便覽》**中也提到「救睡臥中不省。用韭菜汁滴入鼻中,冬月用韭根搗汁灌之。」
- **《急救便方》**中也記載了用韭菜汁灌鼻來救治「中惡魘死」和「卒暴惡死」的方法。
治療原理: 韭菜汁氣味辛烈,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當人昏迷、卒死時,氣機閉塞,韭菜汁的辛烈之氣可以刺激鼻腔、咽喉等部位,開通閉塞的氣機,從而使人甦醒。此外,韭菜汁還具有一定的溫陽作用,可以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也有助於甦醒。
三、 其他病症
- **《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用芥菜滷沖豆腐漿治療「肺癰肺痿」,並提到「血崩」的方劑為「生豆腐漿一碗,生韭菜汁半碗,空心服一、二次。」
- **《驗方新編》**中提到用韭菜汁和五苓散、小茴香治療「心疝」。
- **《驗方新編》**中還提到用韭菜汁、童便治療「因飲食而生者,舌忽腫脹。」
- **《奇效良方》**中記載用韭菜汁和蒼耳子葉汁治療某種皮膚病。
- **《文堂集驗方》**中提到用韭菜汁治療「喘急欲絕者」和「逆經」。
- **《種福堂公選良方》**中記載了用韭菜汁與多種藥材炮製松香,製成外用藥,用於治療金瘡。
治療原理: 這些記載表明韭菜汁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止血等作用。例如,治療肺癰肺痿、血崩、心疝、舌腫等,可能是取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作用。而治療喘急欲絕者,可能是取其開竅醒神、行氣活血的作用。治療逆經,可能是取其活血化瘀、調經止血的作用。
總結
綜上所述,韭菜汁在中醫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主要功效包括溫補肝腎、活血化瘀、急救醒神等。其治療原理與韭菜的性味、歸經以及其辛溫、行氣、活血等特性密切相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是基於古代醫藥典籍的記載,現代醫學對韭菜汁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傳統服藥法
韭菜(連根,洗淨)。
上搗爛,入童便在內,用布絞去滓,重湯煮熱,澄清者飲之。立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韭菜汁,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韭菜(連根,洗淨)。 主治:諸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