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瘡草藥靈散

金瘡草藥靈散

JIN CHUANG CAO YAO LI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胃經 20%
腎經 20%
肺經 20%
脾經 20%
肝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金瘡草藥靈散」方劑中加入韭菜,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活血化瘀:韭菜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其所含的揮髮油、維生素K等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傷口癒合和止血。
  2. 解毒消腫:韭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有助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減輕傷口感染。

因此,在「金瘡草藥靈散」中加入韭菜,可發揮其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金瘡草藥靈散]專治「金瘡」,即古代對金屬利器所傷(如刀劍傷)或外傷出血的統稱。其方劑設計以「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為核心目的,符合傳統對金瘡「止血定痛、防感染」的治療原則,且選藥與製法均體現民間驗方特色,尤重採藥時節(端午、六月六)與曝曬工法,以強化藥性。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韭菜(1斤)

    • 性辛溫,傳統用於散瘀活血、解毒。其汁液含硫化物與揮發油,能局部刺激促進血液循環,輔助傷口周邊瘀滯消散,兼具輕微抗菌作用。
  2. 刺薊草(小薊,1斤)

    • 性甘涼,為經典止血藥,《本草綱目》載其「涼血止血,治血衄、金瘡」。其有效成分(如薊素)能收縮血管、縮短凝血時間,直接針對金瘡出血。
  3. 試劍草(1斤)

    • 此名或為地方俗稱,考據可能指「茜草」或「紫珠草」等具止血功效的草藥。若為茜草,則其含茜草素可促進血小板聚集;若為紫珠草,則含鞣質與黃酮,具收斂止血之效。
  4. 石灰(不拘多少)

    • 鍛製石灰具強鹼性,能腐蝕壞死組織並乾燥傷口,形成保護層以防感染;其與草藥協同,加強止血與創面收斂效果,類似現代「煅石膏」應用邏輯。

製法與增效關鍵

  • 時節選擇:端午採藥(陽氣旺盛,藥效濃郁)、六月六曝曬(暑熱乾燥,利於保存與殺菌)。
  • 物理處理:搗爛成泥使藥汁滲出,混石灰後形成鹼性藥餅,乾燥後便於外敷使用,延長藥效釋放。

綜論治療機轉
此方結合「植物藥止血活性」(刺薊草、試劍草)、「辛溫散瘀」(韭菜)與「礦物收斂」(石灰),形成「止血-防腐-生肌」鏈條。石灰的乾燥性與草藥的涼血作用互制,避免過度刺激,體現傳統外治「動靜結合」的配伍智慧。

傳統服藥法


韭菜1斤,刺薊草1斤,試劍草1斤。
上藥於五月五日取,不用棍,洗擇淨,同搗爛如泥;次入絹篩石灰不拘多少,再搗令十分勻,捏作餅子,以瓦盆盛貯,安置靜室中,至六月六日曬令極乾收。
如常用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金瘡草藥靈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引《家藏經驗方》。 組成:韭菜1斤,刺薊草1斤,試劍草1斤。 主治:金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