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救敗丹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源於其以下兩大原因:
- 大補元氣: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之效。救敗丹多用於治療元氣衰敗、氣血虛弱、亡陽等危重病症,人參能直接補益心脾之氣,振奮陽氣,提振患者生機,有助於逆轉危重病情。
- 扶正祛邪: 人參既能補益正氣,又能扶持正氣抵抗邪氣入侵。救敗丹中往往會加入其他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活血化瘀等藥物,人參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使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從而達到祛邪的效果。
救敗丹方中包含三七,主要原因有二:
一、止血化瘀: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能有效治療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救敗丹主治跌打損傷、骨折脫臼、瘀血腫痛等症,三七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瘀消散,加速傷口癒合。
二、益氣補虛:三七同時具有益氣補虛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救敗丹中常加入其他補氣益血藥材,三七能協同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救敗丹方中含有孩兒茶,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孩兒茶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救敗丹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急症,例如吐血、衄血、便血、熱毒瘡瘍等。孩兒茶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孩兒茶還有化瘀止痛的功效,對於救敗丹治療因熱毒熾盛導致的疼痛症狀也有輔助作用。
「救敗丹」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救敗丹所治之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消腫止痛:乳香亦有消腫止痛之效,可有效減輕跌打損傷帶來的腫脹和疼痛,輔助救敗丹達到治療效果。
總之,乳香在救敗丹方劑中,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的效果。
救敗丹方劑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痙止搐:白僵蠶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解痙止搐、清熱定驚的功效。救敗丹主治熱病神昏、痙厥抽搐等症,白僵蠶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痙攣狀態,起到解痙止搐的作用。
- 疏散風熱:白僵蠶還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對於因風熱上擾導致的神昏、痙厥等症,白僵蠶能起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因此,救敗丹方劑中加入白僵蠶,有助於治療熱病神昏、痙厥抽搐等症,起到解痙止搐、疏散風熱的作用。
「救敗丹」方劑中使用輕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輕粉性寒,具解毒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等症狀,如瘟疫、熱病等。救敗丹本身也主治熱毒攻心、神昏譫語、氣喘息微等症,因此輕粉可作爲重要藥材,發揮其清熱解毒的作用。
- 逐痰開竅: 輕粉還有開竅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痰熱矇蔽心竅的病症。救敗丹的組成中,還有其他開竅藥物,如麝香、冰片等,配合輕粉,可以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開竅效果。
然而,輕粉也具有毒性,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救敗丹」方劑中使用「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血涼血: 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後的藥材,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血餘炭,可針對患者因熱毒內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起到止血涼血的作用。
- 解毒生肌: 血餘炭同時具備清熱解毒、生肌斂瘡的功效。針對因熱毒熾盛所導致的瘡瘍潰爛,血餘炭可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達到生肌止痛的效果。
因此,「救敗丹」方劑中加入「血餘炭」,有效地結合了其止血涼血、解毒生肌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熱毒內盛、血熱妄行、瘡瘍潰爛等症狀的目的。
主治功效
救敗丹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出處: 《洞天奧旨》
方劑組成: 人參(二錢),三七根末(三錢),孩兒茶(三錢),乳香(一錢),白殭蠶(二錢),輕粉(一錢),發灰(二錢)
古代功效主治: 生瘡毒時,不守房帏,瘡黑暗,痛如刀割者。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描述的症狀「生瘡毒時,不守房帏,瘡黑暗,痛如刀割者」,推測此為瘡瘍感染,甚至可能涉及性病相關的病症。救敗丹的組方,從現代中藥藥理角度分析,主要針對以下幾方面進行治療:
扶正祛邪: 方中以人參大補元氣,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以抗邪毒。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三七和乳香皆為活血化瘀要藥,三七兼能止血、消腫定痛,乳香可行氣活血止痛,二者合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紅腫疼痛。
清熱解毒,燥濕斂瘡: 孩兒茶具有解毒、殺菌、消炎的功效;白殭蠶能清熱、利咽、解毒;輕粉則能燥濕、收斂、止癢;血餘碳(發灰)可止血、生肌、去腐。這幾味藥合用,可針對瘡瘍的紅腫熱痛、化膿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乾燥收斂、促進癒合的作用。
總結:
救敗丹全方以扶正、活血、解毒為主要治療原則,針對瘡瘍感染的病機,進行內外兼治。人參扶助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三七、乳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孩兒茶、白殭蠶、輕粉、血餘碳清熱解毒,燥濕斂瘡,促進傷口癒合。諸藥合用,共奏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之功,以達到治療瘡毒、促使傷口復原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人參2錢,三七根末3錢,孩兒茶3錢,乳香1錢,白僵蠶2錢,輕粉1錢,發灰2錢。
上為細末。
摻於膏藥內貼之。若不用膏藥者,乾摻妙;豬油調搽亦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救敗丹,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一。 組成:人參2錢,三七根末3錢,孩兒茶3錢,乳香1錢,白僵蠶2錢,輕粉1錢,發灰2錢。 主治:生瘡毒時,不守房幃,瘡黑暗,痛如刀割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