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玉案》卷五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脾經 21%
胃經 14%
肝經 14%
膀胱經 13%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1%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水飲

整體功效: 發汗解表,利水消腫。

主治: 腰以上腫,身熱氣在表。

腰以上腫,身熱氣在表,是指腰部以上出現腫脹,並且伴有發熱口渴、汗出等症狀。祛水飲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此類症狀。

文獻參考:

  1. 傷寒論》:「太陽病,脈浮,發熱,汗出,惡風身重,腰以上腫,小便不利者,桂枝加麻黃湯主之。」
  2. 金匱要略》:「太陽病,脈浮,發熱,汗出,惡風,身重,腰以上腫,小便不利者,桂枝加麻黃湯主之。」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功效解釋
麻黃發汗解表發散表邪,透解表熱
柴胡疏肝解郁疏理肝氣,解除鬱結。
升麻升清降氣升提清陽,降泄濁陰
防風祛風解表散風解表,止痙止痛。
山楂消食化積消化積滯行氣散瘀
生薑發汗解表發散表邪,透解表熱。

傳統服藥法

麻黃(去節),柴胡1錢,升麻8分,防風3錢,山楂3錢,生薑5片。
發汗。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祛水飲由麻黃、柴胡、升麻、防風、山楂、生薑組成。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的功效;升麻具有升清降氣、解表透暑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止痙止痛的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發汗解表、利水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祛水飲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的功效,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服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本方含有麻黃,有升高血壓、心率加快等副作用,因此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祛水飲,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麻黃(去節),柴胡1錢,升麻8分,防風3錢,山楂3錢,生薑5片。 主治:發汗。主治:腰以上腫,身熱氣在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神解湯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