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瀾飲

HUI LAN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各種秘方輯要》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19%
肺經 19%
腎經 8%
脾經 8%
心包經 7%
胃經 7%
膀胱經 4%
大腸經 3%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心包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回瀾飲中包含丹參,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止痛。回瀾飲主要針對心血不足,心脈瘀阻所致的心悸、胸悶、失眠、健忘等症。丹參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血不足,並化解瘀血,減輕胸悶、心悸等症狀。

其二,丹參性涼,可清心火,對於心煩失眠、健忘等症亦有緩解作用。回瀾飲中其他藥物多偏溫燥,丹參的加入可起到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使藥效更溫和有效。

回瀾飲方劑中含有桃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具有破血行瘀、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血瘀所致的症狀,例如胸悶、心痛、腹痛、經閉等。回瀾飲主治血瘀阻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各種病症,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正好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促進氣血循環,改善病症。

2. 潤腸通便: 桃仁還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能緩解便祕,改善腸道功能。回瀾飲中常配伍其他潤腸通便的藥材,例如大黃、枳實等,共同作用,起到瀉下通便,改善血瘀、氣滯的作用。

回瀾飲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回瀾飲旨在治療心悸失眠、健忘等症,而茯苓能健脾利濕,化痰除濕,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2. 利水滲濕:茯苓利水滲濕,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回瀾飲部分症狀可能伴隨水腫,茯苓利水滲濕可有助於消除水腫,改善整體症狀。

回瀾飲方劑中包含茺蔚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溫腎助陽,固澀止遺:茺蔚子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固澀止遺的功效。回瀾飲主治腎虛不固,遺精滑精,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等症,茺蔚子可溫補腎陽,固攝精氣,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腎虛症狀。
  2. 補益精血,潤澤肌膚:茺蔚子同時具有補益精血的作用,能滋養腎陰,潤澤肌膚,對於腎虛引起的精血虧虛,面色蒼白,皮膚乾燥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因此,茺蔚子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溫腎助陽,固攝精氣,更能補益精血,潤澤肌膚,與回瀾飲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回瀾飲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 滋陰清熱: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回瀾飲主要針對心火亢盛、陰虛火旺所導致的心悸失眠、口燥咽乾等症狀,而生地黃可以滋陰降火,平衡陰陽,達到清熱安神的作用。

二、 養血生津: 生地黃還具有養血生津的功效,可以改善心血不足、津液虧損所導致的口渴、心慌、面色蒼白等症狀。回瀾飲中加入生地黃,可以起到滋陰養血、潤燥生津的作用,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病症。

回瀾飲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利水消腫: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利水消腫之功效。回瀾飲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為主,川牛膝可助其通利關節,改善水腫,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治療目的。
  2. 引藥下行,協調藥力: 川牛膝具有引藥下行之效,可將藥力引導至下焦,利於治療水腫、腰腿疼痛等病症。回瀾飲中其他藥物多偏於補益,川牛膝的加入可避免藥力偏上,使藥力平衡,達到最佳療效。

回瀾飲中加入滑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滑石性滑潤,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助於排除體內過多水分,改善水腫,並有助於治療因濕氣困阻導致的各種症狀,如小便不利、腹脹、四肢沉重等。
  2. 清熱解毒:滑石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解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導致的尿路感染、熱淋等病症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滑石在回瀾飲中扮演着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水濕困阻、熱毒蘊積所導致的各種病症。

回瀾飲中包含白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白薇味苦寒,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回瀾飲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白薇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消除熱毒,涼血止血作用可止血止痛,協同其他藥物達到療效。
  2. 疏散風熱,利濕退黃:白薇還具有一定的疏散風熱、利濕退黃之效。回瀾飲中常配合其他清熱利濕藥物,白薇的這些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回瀾飲」介紹

回瀾飲是一種中醫古代治療方法,是指將藥物倒過來服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種療法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其中提到:「倒經者,以藥物之性逆行,以治病也。」

倒經的原理是,藥物在人體內有其固定的運行方向,如果將藥物倒過來服用,則藥物會逆向運行,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例如,如果某種藥物可以清熱解毒,那麼將藥物倒過來服用,則藥物可以溫熱補益。

倒經的臨牀應用很廣泛,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腹瀉、便祕、頭痛、目眩、耳鳴、失眠、健忘等。倒經的優點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

但是,倒經也有一定的禁忌症,例如,孕婦、產婦、兒童、老人以及體質虛弱者都不宜使用倒經。另外,倒經的用法和用量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發生意外。

中藥方劑「回瀾飲」組成介紹

白薇

白薇味寒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清虛熱、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肺熱利咽、滋陰潤燥、消腫排毒等功效。主治虛熱咳嗽、肺燥乾咳、陰虛盜汗、熱病煩渴、熱淋、血淋、癰疽腫毒、肺熱吐血、老年咳嗽、熱淫於內、血熱傷中、淋露不止等症。

川牛膝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丹參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活血化瘀方面,丹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凝固。止血方面,丹參可增強止血活性、促進傷口癒合。調經方面,丹參可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緩解經期不適。丹參雖功效顯著,但也有其禁忌,有出血傾嚮者、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滑石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等症狀,以及濕疹、痱子等症狀。內服可配車前子、木通等品,治療小便不利、淋滴澀痛等症狀,也可配茯苓、薏米、車前子等同用,治療濕熱引起的水瀉。外用可治療濕疹、痱子等症狀。

生地黃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桃仁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腸燥、促進消化道分泌,加速腸道排放,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擴張呼吸道,降低咳嗽氣喘。桃仁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結論

中藥方劑「回瀾飲」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具有多種功效。其組成包括丹參、白薇、茯苓、茺蔚子、生地黃、川牛膝、滑石等。回瀾飲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腹瀉、便祕、頭痛、目眩、耳鳴、失眠、健忘等。但是,回瀾飲也有一定的禁忌症,例如,孕婦、產婦、兒童、老人以及體質虛弱者都不宜使用回瀾飲。另外,回瀾飲的用法和用量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發生意外。

傳統服藥法


紫丹參3錢,淨桃仁3錢,白茯苓4錢,茺蔚子3錢,原生地3錢,懷牛膝3錢(鹽水炒),飛滑石4錢,嫩白薇1錢5分(酒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回瀾飲有活血化瘀、通經止血的功效,因此孕婦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回瀾飲, 出處:《經驗各種秘方輯要》。 組成:紫丹參3錢,淨桃仁3錢,白茯苓4錢,茺蔚子3錢,原生地3錢,懷牛膝3錢(鹽水炒),飛滑石4錢,嫩白薇1錢5分(酒炒)。 主治:倒經。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