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及散

WU J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上海中醫藥雜誌》(1958;9:15)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2%
腎經 26%
肺經 15%
胃經 15%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及散方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咳定喘:海螵蛸性寒,味鹹,入肺、胃經,具有收斂止咳、平喘止嘔的功效。與烏及散中其他藥物如烏梅、桑白皮等,共同發揮鎮咳平喘、止嘔止瀉的功效,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嘔吐等症狀。
  2. 固澀止血:海螵蛸具有收斂止血作用,可與烏及散中其他藥物如阿膠、地榆等,共同發揮固澀止血作用,用於治療咳血、咯血、吐血等症狀。

總之,海螵蛸在烏及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止咳定喘、固澀止血的功效,使方劑療效更佳。

烏及散中加入白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生肌:白芨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烏及散本身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白芨的加入可增強方劑止血生肌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白芨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緩解跌打損傷後的熱毒反應,並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消腫止痛。

白芨的加入,使烏及散的功效更加全面,對於跌打損傷的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烏及散

烏及散是中醫常用的一種中藥方劑,具有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子宮濕熱、血瘀等症。

組成

烏及散的主要成分包括海螵蛸和白笈。

海螵蛸

海螵蛸味鹹、寒,具有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海螵蛸可治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子宮濕熱、血瘀等症。此外,海螵蛸還可以用於治療肺虛久咳不止、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血癥;泄瀉、久痢;肝風內動引起之眩暈、耳鳴、耳聾等症。海螵蛸的辛寒涼性質,可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中風偏癱,口眼歪斜,瘡瘍腫毒,小便不利等症。

白笈

白及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白及能促使血小板聚集,適用於經期、創傷性出血。能抑制纖維蛋白溶解,以及增強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促進血栓形成,促進凝血,加快血液凝固。白及為外瘍消腫生肌之要藥,治金瘡不瘥,癰疽方中多用之。能滋養肝腎,補血止血,兼具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活化氣血之功,常被用於治療經期不調、痛經、瘀血等症狀。

功效

烏及散具有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子宮濕熱、血瘀等症。

主治

烏及散可治療胃脘痛,呃逆,嘔吐,泛酸,口苦,牙痛,便祕,腹痛,腹瀉,消瘦,貧血,黑便,柏油便,血便。

總結

烏及散是中醫常用的一種中藥方劑,具有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子宮濕熱、血瘀等症。烏及散的主要成分包括海螵蛸和白笈,兩者皆有收斂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故能治療胃脘痛,呃逆,嘔吐,泛酸,口苦,牙痛,便祕,腹痛,腹瀉,消瘦,貧血,黑便,柏油便,血便等症。

傳統服藥法


烏賊骨3克,生白及6克。
上藥各為細末,和勻。
每次服3克,飯後二小時服,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及十二指腸炎

相同名稱方劑


烏及散, 出處:《上海中醫藥雜誌》(1958;9:15)。 組成:烏賊骨3g,生白及6g。 主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合併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