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煎

JIN YIN JI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0.2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肺經 33%
心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銀煎中加入金箔,並非基於其金屬特性,而是源於古代道家思想和中醫理論。

首先,金箔象徵著金氣,道家認為金氣能補益心氣,安定神魂。其次,中醫理論認為金屬具備「收斂」特性,金箔入藥可起到收斂心神、止血安神的作用。

因此,金銀煎加入金箔,並非單純的藥物作用,而是結合了道家思想和中醫理論的應用,賦予其特殊意義。

金銀煎中包含銀箔,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銀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古人認為銀性涼,可清熱解毒,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銀箔在煎煮過程中,會釋放少量銀離子,達到清熱解毒之效。

二、 銀可輔助其他藥材發揮功效:金銀煎中往往會加入其他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材,如黃連、黃芩等。銀箔的加入,可以加強這些藥材的清熱解毒功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銀煎」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 金箔
  • 銀箔

古籍記載與功效分析

根據所提供的古籍資料,「金銀煎」主要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胎動不安:

    • 《古今醫統大全》記載:「金銀煎,治胎無故而動,作痛欲下者。金銀(各一兩),煎湯調砂仁末一錢,服之即安。」
    • 分析:此處金銀煎主要用於安胎,緩解胎動不安、疼痛欲下的症狀。金銀煎湯送服砂仁末,砂仁具有行氣和中、安胎的功效,與金銀合用,可增強安胎效果。
  2. 作為送服其他藥物的湯劑:

    • 多部古籍中提到用「金銀煎湯」送服其他藥物,例如:
      • 《救生集》:「宣風散,治初生大兒臍風、撮口,多啼不乳,口出白沫。全蠍(頭尾全者,去毒,用好酒塗炙為末)二十一個,麝香(另研)一分。上和為末,用一半,金銀煎湯調服。」
      • 《古今醫統大全》:「上為極細末,用半字金銀煎湯或麥門冬、湯調化,食遠服。」
      • 《幼科驚搐門》:「利驚丸...每服一丸,金銀煎湯下。」
      • 《濟陽綱目》:「參朱丸...每服三十丸,金銀煎湯下,食遠服。一云金銀薄荷湯下。」
    • 分析:在這些情況下,「金銀煎」並非作為主要治療藥物,而是作為湯劑,用於送服其他藥物。金銀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功效,可能起到輔助治療、增強藥效的作用。
  3. 與其他藥材合用,增強療效:

    • 《得心集醫案》:「金銀煎湯...更委善後之法。余診畢論云:尊閫玉體清瘦,脈來尺澀關弦。夫澀者,血虛也。弦者,肝燥也...前此之眩冒,肝風張也。吾不用驅風之藥,但取養肝潤燥之品,既已呈效,今囑善後,所云補水之劑,可參用矣。」
    • 分析:此醫案中,金銀煎湯作為基礎,配合其他養肝潤燥、補水的藥物,用於治療血虛肝燥引起的眩暈等症狀。金銀煎湯可能起到清熱、安神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合用,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原理

  • 清熱解毒: 銀箔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金箔也具有解熱、抗炎的作用,兩者合用,可以清熱解毒,緩解炎症反應。
  • 鎮靜安神: 金箔和銀箔都具有鎮靜作用,可以緩解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等症狀,有助於安胎、止驚。
  • 輔助藥效: 作為湯劑,金銀煎可以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溶解和吸收,增強藥效。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金銀煎」在古代主要用於安胎作為送服其他藥物的湯劑。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金銀的清熱解毒鎮靜安神作用,以及輔助藥效的作用。

請注意,以上分析僅基於所提供的古籍資料,不代表現代醫學觀點。中藥的使用應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傳統服藥法


金銀各一兩煎湯,調砂仁末1錢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金銀煎, 出處:《醫統》卷八十五。 組成:金1兩,銀1兩。 主治:胎無故而動,作痛欲下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