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筆丸

金筆丸

JIN B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肺經 33%
心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金筆丸方劑中含有金箔,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益心氣,安神定志:金箔性味甘寒,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氣補血的功效。金箔能鎮心安神,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二、化瘀止痛,消腫生肌:金箔具有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的作用,能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等症狀。

金箔在金筆丸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金筆丸主治「難産」,此症於中醫古籍中多責之於氣血瘀滯、產道不暢或胎氣不運。古代醫家認為,難産與「氣血虛弱」「胞宮瘀阻」相關,治療上需結合「開竅通閉」「鎮心安神」或「行氣活血」之法。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金箔(金片)

    • 性味歸經:辛、苦,平;入心、肝經。
    • 傳統功效:重鎮安神、解毒辟穢。《本草綱目》載其能「鎮心肝,安魂魄」,古代用於驚癇、癲狂等神志不安之症。
    • 推論應用:產婦氣血逆亂、心神不寧可能加劇宮縮無力,金箔或藉其質重沉降之性,安定心神,間接調節氣機,助產婦穩定情緒以利分娩。
  2. 兔毫筆頭(燒灰)

    • 材質特性:古代筆頭多為動物毫毛(如兔毛),燒灰後成炭,具「收斂止血」「通竅化瘀」之功。
    • 中醫取象比類
      • 形質聯想:筆頭形似「毛竅」,燒灰後取其「通利」之象,可暗喻疏通產道。
      • 炭藥特性:血餘炭(人髮燒灰)於中醫常用於化瘀止血,兔毫灰或類此,兼具「通瘀」與「止血」雙向作用,防難産致出血。
  3. 蠟丸與溫酒送服

    • 白蠟為丸:蠟性緩釋,保護藥效;梧桐子大(如綠豆)便於吞服。
    • 溫酒送服:酒性辛溫,能行氣血、助藥勢,強化方劑「通利」之效。

三、邏輯推理與潛在機理

此方組成簡練,體現古代「以形治形」「重鎮通竅」的思維:

  • 金箔鎮心:調節產婦情志,減少氣機紊亂對分娩的干擾。
  • 筆灰通滯:取炭藥「通澀並用」之性,象徵性疏通產道,或對輕度氣滯血瘀有效。
  • 協同效應:重鎮與通利並行,契合難産「虛實夾雜」病機,然具體效果受個體差異影響。

四、古今應用異同

古代受條件限制,醫家善用「象思維」與簡廉藥材,此方反映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治法。現代產科以科學實證為本,類似方劑或僅作為輔助參考,然其調神、通瘀思路仍具啟發性。

傳統服藥法


金箔3片,兔毫筆頭3個(燒為灰)。
上和停,用蠟為丸,如梧桐子大,作一服。
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金筆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六。 組成:金箔3片,兔毫筆頭3個(燒爲灰)。 主治:難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