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湯

JIN H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3.7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肺經 19%
腎經 14%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虎湯方劑中確實含有金箔,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鎮心安神:金箔性涼,入心經,能鎮定心神,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古代醫家認為金屬具有安神鎮驚的功效,金箔可平息躁動不安,使心神安定。

二、清熱解毒:金箔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瘡瘍。古代醫家常用金箔治療金瘡、燒傷等外傷,認為金箔能加速傷口癒合,並消炎止痛。

金虎湯中金箔的使用需遵循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金虎湯中含有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濕止痛:虎骨性溫,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痺痛之效。金虎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虎骨可發揮其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止痛、消腫、恢復肢體功能的目的。
  2. 補腎強筋:虎骨還具有補腎強筋的作用,可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對於年老體弱、筋骨不健者,虎骨可起到一定的強健筋骨、延緩衰老的作用。

主治功效


金虎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幼幼新書》|劉昉的記載,金虎湯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辟惡氣

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記載的金虎湯與現代版本有所不同,其組成與功效分析如下:

  • 金: 古文提及的「金一斤」應指黃金,而非金箔。黃金在古代藥用價值主要為鎮心安神,定驚。在此方中,黃金可能起到鎮定小兒驚恐,辟除惡氣的作用。
  • 虎頭骨: 具有強筋健骨、祛風濕、鎮驚安神之效。在金虎湯中,虎頭骨用於輔助黃金,加強鎮驚安神、強壯身體的作用,並可能有助於驅除病邪。

綜合而言,金虎湯透過黃金和虎頭骨的協同作用,達到鎮驚安神、辟除惡氣的功效,從而治療小兒驚恐、惡氣侵襲等症狀。古文特別強調此方用於「浴兒」,即外洗,透過藥物成分經皮膚吸收,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古文中提到的「桃根、李根、梅根」組成的藥浴方,主要功效為「去不祥,令兒終身無瘡疥」。這與金虎湯的治療方向有所不同,前者側重於預防皮膚疾病和辟邪,後者則主要針對小兒驚恐等精神情志問題。

傳統服藥法


金一斤 虎頭骨一枚辟惡氣。
以水3升,煮為湯。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金虎湯, 出處:《千金》卷五。 組成:金1斤,虎頭骨1枚。 主治:闢惡氣。主治:小兒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