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瘡神效方中加入松香,主要基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 活血止痛:松香性溫燥,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外傷引起的疼痛、腫脹,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 生肌收口:松香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外傷、燒傷、燙傷等造成的傷口,可加速修復。
因此,金瘡神效方中加入松香,可有效提升藥方活血止痛、生肌收口的效果,達到快速治療外傷的目的。
主治功效
金瘡神效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金瘡神效方主治金瘡不膿不潰,跌打損傷。
治療原理分析
從提供的古文內容來看,不同醫家所載之「金瘡神效方」組成差異較大,但皆以治療外傷為主。以下針對各方內容進行分析:
《虺後方》
- 石灰: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並可吸附傷口分泌物,保持乾燥。
- 韭菜汗:可能取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韭菜含有揮發性成分,可能有助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 甘草:調和諸藥,並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此方以石灰為主,可能側重於收斂止血,保持傷口乾燥,防止感染。
《証治準繩‧瘍醫》
- 陀僧:即密陀僧,外用有燥濕、殺蟲、斂瘡的作用。
- 黃丹:即鉛丹,外用可解毒、生肌、收斂。
- 自然銅:活血散瘀、止痛、接骨。
- 黃蠟:潤膚生肌,並可作為賦形劑。
- 豬油:潤燥、解毒、生肌。
- 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松香:祛風燥濕、排膿拔毒、生肌止痛。
- 麻油:潤燥、解毒。
- 折傷木皮:推測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
此方組成較為複雜,以油脂類藥物為基質,製成膏藥外用。方中藥物多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旨在促進傷口癒合,並減輕疼痛。
- 五倍子:收斂止血、解毒斂瘡。
- 降真香:活血行氣、止血定痛。
- 人參:大補元氣,用於氣血虧虛者。
此方為散劑,以收斂止血、活血止痛為主,虛者加人參補益氣血。
總體而言,「金瘡神效方」的治療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 止血:通過石灰、五倍子等藥物的收斂作用,達到止血目的。
- 消炎、抗感染:密陀僧、鉛丹等藥物具有一定的抑菌、解毒作用,預防傷口感染。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沒藥、降真香、自然銅等藥物,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瘀血腫脹,緩解疼痛。
- 生肌斂瘡:黃蠟、豬油、松香、五倍子等藥物,可保護傷口,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 補益氣血:對於氣血虧虛的患者,可加用人參等補益藥物,以促進機體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醫學對外傷的處理方法與現代醫學存在較大差異。現代醫學強調傷口清創、消毒、無菌操作等原則,而古代醫學則更依賴於中藥的外用。因此,在理解和應用古代方劑時,需要結合現代醫學知識進行辨證分析。
傳統服藥法
五倍子、降真香各等分。
虛者,加人參末。
上各炒焦,出火毒後研為末。
乾摻。
金瘡神效散(《外科大成》卷四)、金瘡琢合散(《青囊秘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金瘡神效方, 出處:《準繩·瘍醫》卷六。 組成:五倍子、降真香各等分。 主治:金瘡。
金瘡神效方, 出處:《傷科匯纂》卷八。 組成:老松香不拘多少(去油,如去油不盡反加疼痛。用新磚2塊,火內燒極熱,上下多襯紙,將松香入在中間壓2-3次,則油盡如白霜矣)。 主治:止血止痛,續筋生肌。主治:金瘡不膿不潰,跌打損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