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煎餅

LA JIAN BI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9.5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胃經 27%
大腸經 19%
脾經 19%
心經 7%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蠟煎餅方劑中加入雞蛋,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精血: 雞蛋性平味甘,具有補益精血、滋養陰津的功效,能改善因氣血不足、陰虛所致的虛弱症狀,例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
  2. 提升藥效: 雞蛋蛋白能包裹藥物,有助於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提高藥效的持久性。同時,雞蛋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能促進藥物吸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蠟煎餅方劑中加入雞蛋,不僅可以補充營養,更能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蠟煎餅方劑中加入薤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薤白性辛溫,入肺、胃經,具有行氣散結、溫通經絡之效。方中以其溫通氣血,緩解胸悶氣滯、心痛難忍之症,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消食化積: 薤白亦能理氣消積,有助於消食化滯、緩解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此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健脾消食的目的。

因此,薤白在蠟煎餅方劑中發揮著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的重要作用,為方劑整體療效的達成貢獻力量。

蠟煎餅方劑中加入蜂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保護作用: 蜂蠟具備良好的潤滑性,可形成保護膜,減少藥物對消化道的刺激,並緩解藥物刺激引起的腹痛、腹瀉等不適,提高患者用藥的順應性。
  2. 封閉藥效: 蜂蠟具有良好的封閉性,能夠包裹藥物成分,防止藥效過快揮發或分解,延長藥效持續時間,提高療效。此外,蜂蠟還能起到吸附作用,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與病竈部位接觸,發揮藥效。

主治功效


蠟煎餅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太平聖惠方》的記載,蠟煎餅主要用於治療赤白痢

治療原理分析:

方中以雞蛋、薤白、蜂蠟三味藥物組成,並非傳統的水煎服方式,而是採用“搗諸藥為末”,“拌令勻”,“依常法作饆饠”,“熟爆”的特殊炮製方法,推測是為了便於藥物在腸道內發揮作用。

結合三味藥物的功效,我們可以推測其治療赤白痢的原理如下:

  • 赤白痢,即痢疾,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主要症狀為腹痛、腹瀉、裡急後重,並伴有黏液膿血便。中醫認為痢疾多因濕熱、疫毒之邪侵襲腸道,蘊結化熱,損傷血絡所致。
  • 雞蛋:滋陰潤燥,養血安神。在此方中,雞蛋可能起到滋養腸道黏膜,修復受損組織的作用,並可補充因腹瀉而流失的營養物質。
  • 薤白:化痰止咳,開胃消食。薤白辛溫,具有行氣導滯、溫中通陽的作用。對於痢疾而言,薤白可能起到疏通腸道氣機,消除濕熱積滯的效果。
  • 蜂蠟:補虛益氣,固表止汗。蜂蠟甘溫,具有補益作用,可能用於增強患者的抵抗力,並可收斂止瀉。

綜合來看,蠟煎餅通過雞蛋滋養修復、薤白行氣導滯、蜂蠟補益收斂的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赤白痢的目的。將藥物製成“饆饠”並熟爆,可能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藥效,並便於患者服用。 但需要说明的是,古方有其特定的治疗背景,而且配方中存在[肝細切]的描述,其具体含义仍需要进一步考证。

傳統服藥法


雞子5枚(取黃),薤白3莖(去須,細切),白麵4兩,蠟1兩。
上將雞子並薤白調和面,作煎餅,用蠟揩鐺,唯熟為妙,空腹任意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蠟煎餅,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雞子5枚(取黃),薤白3莖(去須,細切),白面4兩,蠟1兩。 主治:赤白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