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種玉丹

金蓮種玉丹

JIN LIAN ZHONG YU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寒 (0.6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3%
肝經 20%
心經 20%
肺經 20%
脾經 16%
腎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金蓮種玉丹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益精血,烏髮黑髮: 何首烏性味甘苦寒,入肝腎經,具有補益精血、烏髮黑髮的功效。金蓮種玉丹主治腎虛精虧,頭昏眼花,腰膝酸軟,鬚髮早白等症狀,何首烏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提升藥效。
  2. 滋陰潤燥,養血生津: 何首烏亦可滋陰潤燥,養血生津。金蓮種玉丹中常加入其他燥性藥材,如黃芪、鹿茸等,何首烏的加入可起到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的作用,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金蓮種玉丹方劑中包含芡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澀精: 芡實性平味甘澀,入脾、腎經,具有固腎澀精、止帶濁的功效。金蓮種玉丹以滋腎填精為主,芡實能有效固攝腎氣,防止腎精滑脫,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滋補腎精之效。
  2. 健脾益氣: 芡實亦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使補益藥物更易於吸收。金蓮種玉丹補腎之餘,亦需脾胃運化有力才能將藥效發揮到最大。芡實有助於脾胃氣血生化,促進藥物吸收,提升藥效。

金蓮種玉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原因如下:

  1. 補氣固本:人參為補氣藥之首,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之效。金蓮種玉丹旨在滋陰補腎、固本培元,人參可增強體質,提升機體抗病能力,為藥方奠定基礎。
  2. 協調藥性:方中含有滋陰降火的藥材,如生地黃、麥冬等,人參可起到平衡藥性,防止過於寒涼的作用,使藥力更趨於平和,利於人體吸收。

金蓮種玉丹方劑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滋補肝腎,益精填髓: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填髓的功效。金蓮種玉丹以滋補肝腎、填精益髓為主要功效,枸杞子能有效增強藥效,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2. 改善血虛頭暈,面色蒼白: 枸杞子具有養血補氣的作用,對於血虛所致的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有改善作用。金蓮種玉丹治療的病症中常伴有血虛頭暈等症狀,加入枸杞子可改善病患的整體狀況。

金蓮種玉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對於因熱毒內蘊、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吐血、尿血等,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具有滋陰養血、潤燥生津的作用,能滋補陰液,改善因陰虛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便祕、皮膚乾燥等症狀。

總之,生地黃在金蓮種玉丹中,起到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金蓮種玉丹之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以「不孕」為核心主治,功效側重於補益腎精、調養氣血,尤其適用於腎氣不足或陰陽失調所致之不孕。其服用法強調「戒定色慾」,並配合女子經後行房,反映古人認為受孕需以腎氣充盈為基礎,且時機與身體狀態需協調的生育觀。

二、組成與方義邏輯

1. 白蓮花蕊(11對,連須房瓣)

  • 作用:蓮蕊性澀,傳統用於固腎澀精,清代《本草備要》載其能「清心通腎,益血固精」。
  • 配伍意義:取「花蕊」象徵生發之性,配合「11對」之數,可能隱喻陰陽調和(奇數屬陽,偶數屬陰),或取「天地生成」之意。

2. 赤首烏(人乳浸蒸4次,日曬夜露,4兩)

  • 作用:制首烏補肝腎、益精血,《開寶本草》謂其「養血益肝,固精益腎」。人乳浸蒸增強滋養力,反覆曝露以去燥性,使藥性溫和。
  • 配伍意義:作為補益肝腎之主藥,奠定方劑「填精」基礎。

3. 芡實(4兩)

  • 作用:健脾固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能「補中除暴疾,益精氣」。
  • 配伍意義:與蓮蕊共奏「脾腎雙固」之效,防精微流失。

4. 人參(量用)

  • 作用:大補元氣,《本草綱目》稱其「治男婦一切虛證」。此處未定量,可能依體質增減,避免過補壅滯。
  • 配伍意義:助氣化以推動精血生成,解決「無氣則精不化」之理。

5. 甘枸杞(人乳浸曬乾)

  • 作用:滋腎益精,《本草經疏》言其「潤而滋補,專於補腎潤肺」。人乳浸強其陰血之養。
  • 配伍意義:與首烏協同,增強補腎陰之力。

6. 生地黃(酒浸蒸爛) & 羊外腎(11對,鹽醃酒煮)

  • 生地黃:酒浸後減寒性,轉為滋陰養血,蒸爛後更易吸收。
  • 羊外腎(睾丸):以形補形,《本草綱目》載其「主治腎虛精滑」。鹽醃酒煮去腥膻,並引藥入腎。
  • 配伍意義:此二味搗杵為膏,奠定方劑「血肉有情」之特性,直接填補下元精血。

三、方劑作用原理推論

  1. 補腎為本:以首烏、枸杞、羊腎補益腎精,蓮蕊、芡實固澀防泄,符合「腎主生殖」理論。
  2. 氣血並調:人參補氣,生地養血,氣足則精生,血旺則胞宮得養。
  3. 陰陽互濟:赤首烏(微溫)、生地(微寒)、羊腎(甘溫)、蓮蕊(微寒)等,使全方溫而不燥,滋而不膩。
  4. 時機配合:要求經後行房,暗合「沖任空虛後,精血易充」之生理觀,亦避開經期氣血紊亂。

四、總結

此方以補腎填精為主軸,輔以健脾益氣、調和陰陽,透過植物藥與動物藥的結合(如羊腎),體現「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治療思路。其組方嚴謹,既有象形比類(如花蕊、羊腎),亦符合中醫「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理論,可視為古代治療不孕的典型補益方劑。

傳統服藥法


白蓮花蕊11對(去梗留蒂,連須房瓣),赤首烏(人乳浸蒸4次,日曬夜露)4兩,芡實4兩,人參(量用)、甘枸杞(人乳浸1宿,曬乾)、生地黃(酒浸1宿,甑安,煮羊腎鍋上蒸爛)、羊外腎11對(鹽 醃1宿,用酒於瓦器內煮至如地黃色為度,去皮膜,同地黃杵千下)。
前五味為末,和後二味杵勻,量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鹽湯送下。
須戒定色慾,待女子經盡後交媾,即成孕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蓮種玉丹具有滋陰補腎、益精養血、填精固精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不孕。但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女性不孕症

相同名稱方劑


金蓮種玉丹,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七。 組成:白蓮花蕊11對(去梗留蒂,連須房瓣),赤首烏(人乳浸蒸4次,日曬夜露)4兩,芡實4兩,人參(量用)、甘枸杞(人乳浸1宿,曬乾)、生地黃(酒浸1宿,甑安,煮羊腎鍋上蒸爛)、羊外腎11對(鹽醃1宿,用酒于瓦器內煮至如地黃色爲度,去皮膜,同地黃杵千下)。 主治:不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