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薑黃在消腫止痛藥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由於其以下兩大功效:
- 消炎止痛: 薑黃富含薑黃素,具備強大的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發炎反應,緩解疼痛。其抗炎效果甚至比某些藥物更佳,能幫助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 薑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進而減輕疼痛和腫脹。
因此,在消腫止痛藥膏中加入薑黃,能發揮其消炎止痛和活血化瘀的雙重功效,提升藥膏的療效,有助於加速傷口恢復。
消腫止痛藥膏中添加羌活,主要基於其兩項功效:
- 祛風散寒: 羌活味辛、性溫,擅長於祛除風寒濕邪,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腫痛,具有良好的疏通經絡、止痛消腫作用。
- 活血化瘀: 羌活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加速炎症消退,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在消腫止痛藥膏中加入羌活,可以有效地改善因風寒濕邪或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達到止痛消腫的目的。
消腫止疼藥膏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消腫止痛: 乾薑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驅散寒邪,減輕疼痛,並促進腫脹消退。
- 活血化瘀,改善循環: 乾薑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消散瘀血,進而減輕疼痛和腫脹。
總之,乾薑在消腫止疼藥膏中發揮著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減輕疼痛和促進腫脹消退。
消腫止疼藥膏中加入梔子,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的藥理作用。其清熱解毒的特性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涼血消腫則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腫脹。
因此,將梔子加入消腫止疼藥膏中,可以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止痛止癢的效果。
乳香為消腫止痛藥膏中常見的組成成分,主要原因有二:
一、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減輕腫痛。
二、 行氣止痛,促進癒合:乳香能行氣止痛,促進局部組織修復,有助於傷口癒合,減輕傷口疼痛。
因此,乳香在消腫止痛藥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消腫止痛藥膏」中加入沒藥,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1. 消腫止痛: 沒藥具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含有揮發油、樹脂等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腫脹疼痛。
2. 抗炎殺菌: 沒藥亦具備一定的抗炎殺菌作用,能抑制細菌生長,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將沒藥加入「消腫止痛藥膏」中,可發揮其多方面的藥效,有效緩解腫痛,促進傷口修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消腫止疼藥膏(或稱「消腫止痛膏」)出自《中醫傷科學》,主治「骨折、脫位初期及軟組織損傷瘀腫疼痛者」。其適應症特點為:
- 新傷初期:用於外傷後氣血瘀滯、經絡不通之急性期,此時患處常見紅腫熱痛、局部瘀斑、活動受限。
- 以瘀、腫、痛為核心:氣血瘀阻為病機關鍵,故需「祛瘀、消腫、止痛」三者並行,尤重活血散結以助組織修復。
組成藥物邏輯分析
本方由六味藥組成,可分為三組,協同作用如下:
1. 活血祛瘀組
- 薑黃(5兩):辛散溫通,破血行氣,擅散瘀消腫,為跌打損傷常用藥。
- 乳香(5錢)、沒藥(5錢):兩者相須為用,活血止痛力強,既能散瘀又能生肌,尤適新傷瘀滯。
- 邏輯:此組直擊「瘀」之本,通經絡、散結滯,改善局部循環,為消腫止痛奠定基礎。
2. 散寒通絡組
- 羌活(5兩):辛溫升散,祛風濕、通痹止痛,尤善走上肢肩背,引藥上行。
- 乾薑(5兩):大辛大熱,溫經散寒,助陽氣通行以化瘀滯,尤適寒凝血瘀者。
- 邏輯:外傷初期雖見腫痛熱象,但寒邪易乘虛內襲,或患者素體虛寒。此組藥性偏溫,可防寒凝加重瘀血,且助陽氣推動血行。
3. 清熱涼血組
- 梔子(5兩):苦寒清熱,涼血解毒,外用可緩解瘀久化熱之紅腫熱痛。
- 邏輯:制約全方溫燥之性,防止熱藥助火,尤其外傷初期局部熱象明顯時,梔子能兼顧清熱,避免瘀熱互結。
治療原理推論
活血與散寒並行:
- 薑黃、乳沒活血破瘀,直接改善局部微循環;羌活、乾薑溫通經脈,助藥力透達,且防寒濕滯瘀。
- 此配伍體現「血得溫則行」之理,尤其適用於體質偏寒或冬季受傷者。
寒熱平衡設計:
- 全方以溫性藥為主(薑黃、羌活、乾薑、乳沒),佐以梔子寒涼,既避免過溫助熱,又能清解瘀熱,適用範圍更廣。
外用局部增效:
- 凡士林調膏外敷,使藥力直達病所。乳沒、薑黃等有效成分經皮吸收,發揮抗炎、鎮痛作用;梔子可能抑制局部炎症反應,減少腫脹。
綜合結論
此方為「溫清並用、化瘀為主」的外治典範,針對外傷初期「瘀、腫、痛」三大主證,通過:
- 破瘀滯(薑黃、乳沒)→ 通經絡(羌活、乾薑)→ 清瘀熱(梔子)的協同作用,
達成「祛瘀不留邪、散寒不助熱」的動態平衡,符合中醫「標本兼顧」的組方思維。
傳統服藥法
薑黃5兩,羌活5兩,乾薑5兩,梔子5兩,乳香5錢,沒藥5錢。
祛瘀,消腫,止痛。
上為細末。
用凡士林調成10%軟膏,外敷患處。
本方方名,《中醫傷科學》引作「消腫止痛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消腫止疼藥膏, 出處:《外傷科學》。 組成:薑黃5兩,羌活5兩,乾薑5兩,梔子5兩,乳香5錢,沒藥5錢。 主治:祛瘀,消腫,止痛。主治:骨折、脫位初期及軟組織損傷瘀腫疼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