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煮散

XING REN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熱 (1.2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16%
腎經 16%
心經 12%
大腸經 9%
肝經 9%
膽經 6%
胃經 3%
三焦經 3%
肺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杏仁煮散」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效。對於肺熱燥咳、痰多粘稠者,杏仁能清熱化痰,潤燥止咳,達到緩解咳嗽症狀的效果。
  • 宣肺通氣: 杏仁具有宣肺通氣的作用,能利咽開音,對於風寒咳嗽、痰白清稀者,杏仁能促進氣道暢通,緩解胸悶氣喘等症狀。

杏仁在「杏仁煮散」中作為主要藥材,通過潤肺止咳和宣肺通氣的雙重功效,達到治療咳嗽的目標。

杏仁煮散方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止咳: 細辛味辛性溫,具有散寒解表、溫肺止咳之效。杏仁性微寒,善於潤肺止咳,二者配伍,既能宣肺散寒,又能潤肺止咳,對於寒邪客肺、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溫陽散寒: 細辛還能溫陽散寒,有助於改善因寒邪阻滯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進而增強杏仁潤肺止咳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杏仁煮散方劑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肺:杏仁性苦甘,入肺經,具有止咳化痰、潤肺止喘的功效。地骨皮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兩者合用,可加強清熱瀉肺之效,適用於熱邪犯肺所致的咳嗽、喘息、咯痰黃稠等症狀。
  2. 滋陰潤燥:杏仁能滋潤肺燥,而地骨皮則能滋陰降火。兩者共同作用,可以滋陰潤肺,改善肺燥所致的口乾、咽燥、咳嗽等症狀。

杏仁煮散方中加入胡椒,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散寒邪:杏仁性寒,偏於清肺化痰,但若寒邪較重,僅用杏仁恐難以溫散,胡椒辛溫,可助杏仁溫散寒邪,達到溫肺化痰的效果。
  2. 助藥力:胡椒辛溫,性走氣分,能引導藥力向下,使藥物更易於到達肺部,促進杏仁的藥效發揮,達到治療肺寒咳嗽的效果。

因此,杏仁煮散方中加入胡椒,不僅能溫散寒邪,還能助藥力,使藥效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主治功效分析:杏仁煮散

主治: 牙齒根挺出,動搖疼痛。

組成與功效分析:

  • 杏仁: 止咳平喘、潤肺化痰。在此方中,推測其作用為緩解疼痛,減輕發炎狀態。
  • 細辛: 溫通經脈、發汗解表。其辛溫之性能夠疏通局部經絡,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緩解疼痛。
  • 地骨皮: 清熱燥濕、降火生津。可清解局部鬱積之熱,減輕牙齦腫脹等症狀。
  • 胡椒: 暖胃健脾、驅寒除溼。在此方中,推測其與細辛協同,加強溫經通絡、散寒止痛之效。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杏仁煮散」主治「牙齒根挺出,動搖疼痛」,結合各成分的功效,可推測其治療原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溫經通絡,散寒止痛: 細辛與胡椒皆為辛溫之品,能溫通局部經絡,改善氣血循環,達到散寒止痛的效果。此為治療牙齒疼痛的主要途徑。
  2. 清熱消腫: 地骨皮具有清熱之效,能夠減輕牙齦因發炎而引起的腫脹,緩解疼痛。
  3. 緩解症狀: 杏仁在此方中可能起到輔助作用,有助於緩解疼痛,減輕發炎狀態。

古文佐證:

《聖濟總錄》中記載:「治牙齒根挺出,動搖疼痛。杏仁煮散方」,明確指出了該方劑的主治病症。其中並列的「郁李根湯方」同樣用於治療牙齒風挺出疼痛,且以「熱漱冷吐」的方式應用,可推測「杏仁煮散」亦可能採用類似用法,以達到局部治療的效果。

總結:

「杏仁煮散」通過溫通經絡、散寒止痛、清熱消腫等作用機制,達到治療牙齒根挺出、動搖疼痛的目的。其中細辛、胡椒溫經止痛為主,地骨皮清熱消腫為輔,杏仁可能起到緩解症狀的協同作用。

傳統服藥法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地骨皮半兩,胡椒1分。
上為散。
量牙齒患處長短,作絹袋子,盛藥逢合,用漿水2盞,煎3-5沸,取藥袋子,乘熱咬之,冷即易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杏仁煮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一。 組成: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地骨皮半兩,胡椒1分。 主治:牙齒根挺出,動搖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