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脂膏

YU ZH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胃經 21%
脾經 20%
心經 15%
大腸經 13%
肝經 7%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玉脂膏方劑中加入香油,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膚作用: 香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滋潤肌膚、延緩衰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使膏方更易吸收,增強滋養效果,從而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問題。
  2. 增進藥效: 香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它可以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滲透肌膚,發揮藥效,使膏方治療效果更顯著。

因此,玉脂膏中加入香油,不僅能改善膏方的口感和使用體驗,更能提高膏方治療效果,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玉脂膏中加入蜂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膏體穩定性:蜂蠟具有固體性,加入膏方中可使膏體更加黏稠,不易流淌,同時還能防止膏體因水分蒸發而變幹。
  2. 提升藥效:蜂蠟具有潤燥、止痛、生肌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例如,玉脂膏多用於治療皮膚病,蜂蠟的潤燥止痛功效可減輕皮膚瘙癢,生肌功效則可促進傷口癒合。

玉脂膏方劑中含有銀朱,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銀朱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變,如瘡瘍腫毒、濕疹、燒傷燙傷等,銀朱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消斑止癢: 銀朱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皮膚病變,如色素沉著、斑點、疤痕等,銀朱可有效活血化瘀,消斑止癢,改善皮膚狀態。

因此,銀朱在玉脂膏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治療各種皮膚病變,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消斑止癢的功效。

玉脂膏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通經活絡:麝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等疾病。

二、消腫止痛:麝香能消腫止痛,對於因外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腫痛、疼痛,具有顯著的療效。

玉脂膏中麝香的加入,使其具有更強的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功效,是其成為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等疾病重要方劑的關鍵因素之一。

主治功效


玉脂膏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玉脂膏主治楊梅瘡癒後所引發的鵝掌風癬,以及久治不癒的頑癬

具體症狀表現為:

  • 鵝掌風癬:手掌皮膚增厚、粗糙,出現白色皮屑,且層層脫落,反覆發作,難以根治。
  • 久治不癒的頑癬:各類癬症經久難癒,皮膚受損嚴重。

治療原理

玉脂膏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滋潤燥化,修復肌膚:

    • 香油、牛油、桕油:這幾種油脂成分具有良好的滋潤作用,能夠軟化角質,改善皮膚乾燥、脫屑的症狀,為受損肌膚提供保護屏障,促進皮膚修復。
    • 黃蠟(蜂蠟):具有保護皮膚、防止水分流失的功效,與油脂成分共同作用,加強滋潤效果,改善皮膚粗糙狀態。
  2. 殺菌止癢,控制感染:

    • 銀硃:具有消炎止癢、殺菌消毒的作用,能夠抑制引起鵝掌風癬的真菌感染,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瘙癢症狀。
    • 官粉(可能為鉛粉類): 官粉為古代常用的化妝品,部分方劑中使用,但因為有毒,現在不使用。
  3. 溫經通絡,促進吸收:

    • 麝香:具有調節氣味、舒緩疲勞的作用,在此方中可能起到溫通經絡的作用,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
    • 火烤: 將患處火烤後再擦藥,可以使局部溫度升高,毛孔擴張,同樣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和吸收。

綜合分析

玉脂膏的組方以滋潤殺菌為主,兼顧溫通。通過滋潤肌膚,改善皮膚的屏障功能;通過殺菌止癢,控制感染;通過溫通經絡,促進藥物吸收。多種作用協同,達到治療楊梅瘡癒後鵝掌風癬和久治不癒頑癬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玉脂膏配方中可能含有一些現代已禁用的成分,例如官粉(可能為鉛粉類)等,因此,本分析僅針對古籍記載的內容進行,不代表現代醫學的觀點和建議。

古文依據

所提供的古文資料中,多部醫書均記載了玉脂膏的功效和主治,並且在藥物組成上大同小異,相互印證了其療效的可靠性:

  • 《萬病回春》: 明確指出玉脂膏治療“楊梅愈後,發出鵝掌風癬起白皮,去一層發一層,久不愈者。”
  • 《古今醫鑒》: 詳細記載了玉脂膏的配方,並強調其“治楊梅瘡愈後,鵝掌癬瘡,久而不瘥,一擦如掃”的顯著療效。
  • 《簡明醫彀》: 進一步說明玉脂膏可以治療“楊梅瘡愈後發鵝掌風,手上白皮層起”,並提供了具體的使用方法。
  • 《雲林神彀》: 在描述癬症的治療中,也提到了玉脂膏的配方和用法,並稱其“久年頑毒一時瘳”。

這些古代醫籍的記載為玉脂膏的功效和主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傳統服藥法


牛油1兩,柏油1兩,香油1兩,黃蠟1兩(溶化),銀朱1錢半,官粉2錢,麝香5分。
上為末,入內攪勻。
抹癬上,火烤;再擦再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玉脂膏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玉脂膏,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五引王中城方。 組成:牛油1兩,桕油1兩,香油1兩,黃蠟1兩(溶化),銀朱1錢半,官粉2錢,麝香5分。 主治:楊梅瘡癒後,鵝掌癬瘡,久而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