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乙鎮金丹
TAI YI ZHEN JI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國醫學大辭典·補遺》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33%
胃經 33%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太乙鎮金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太乙鎮金丹常用於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導致的嘔吐、腹痛等症狀。生薑的溫熱之性,可以驅散寒邪,溫暖脾胃,達到止嘔止痛的效果。
- 和胃降逆:生薑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緩解胃氣上逆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太乙鎮金丹中加入生薑,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達到和胃降逆、止嘔止痛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太乙鎮金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寒冷咳嗽常發者」,意指因寒邪侵肺或陽氣不足導致的反覆咳嗽,多見咳嗽痰白、遇寒加重、病程纏綿等寒性症狀。其核心病機為「寒凝肺氣」,故以溫散寒邪、健脾化痰為治療方向。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生薑(曬製後)
- 藥性:辛、溫,歸肺、脾、胃經。
- 傳統功效:發散風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
- 方劑運用:
- 生薑經「三伏天曝曬」後,辛散之力稍緩,而溫中化痰之效更顯,尤其適合久咳肺寒者。
- 曬製過程可能部分脫水,使藥性更為集中,助於溫化寒痰。
2. 輔助配伍:煉蜜或水為丸
- 煉蜜:甘平潤肺,緩和生薑之辛辣,兼能補益脾胃,符合「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治痰思路。
- 水丸:若寒邪偏重,可能以水送服加強宣散之力。
3. 治療原理
- 溫肺散寒:生薑辛溫直入肺經,驅散沉積寒邪,改善寒咳頻發。
- 健脾化痰:通過溫運脾陽,減少痰濕生成,斷絕咳嗽宿根。
- 丸劑緩圖:久咳多虛寒,丸劑藥力持久,逐步溫補肺脾,避免辛散過度傷正。
三、潛在配伍邏輯推測
此方單用生薑,看似簡單,但透過炮製(曬足三伏)與劑型(蜜丸)調整,暗合「以單味藥之變通,應對複雜病機」的思維:
- 生薑曬後減其發表之性,專注溫裡,符合「久病入裡」的寒咳特點。
- 蜜丸緩補,適合慢性咳嗽需長期調理者,體現「治久病如抽絲」的原則。
總結:「太乙鎮金丹」以生薑為核心,通過炮製與劑型變化,集中藥效於溫化寒痰、調理肺脾,對寒性久咳標本兼顧,展現中藥「簡而專」的配伍智慧。
傳統服藥法
生薑2斤(切薄片,曬足三伏為度)。
上為末,煉蜜或水為丸,如梧桐子大,瓷瓶密貯。
每服2-3錢,熟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太乙鎮金丹,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補遺》。 組成:生薑2斤(切薄片,曬足三伏爲度)。 主治:寒冷咳嗽常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