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胡散

JIAO H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25%
小腸經 25%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膠胡散中包含輕粉,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輕粉性寒,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有良好的療效。膠胡散主要針對皮膚病,而輕粉的清熱解毒作用正好符合方劑的治療目標。
  2. 燥濕止癢: 輕粉亦能燥濕止癢,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等,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膠胡散中包含的其它藥物,如黃柏、苦參等,也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與輕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綜上所述,輕粉在膠胡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與方劑的治療目標相一致。

主治功效


膠胡散主治功效分析

膠胡散,主要用於治療 羊鬍子瘡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膠胡散由煙膠、羊鬍子灰、輕粉組成。

  • 煙膠: 古文中並未詳細描述其藥性,但推測其具有黏合、收斂的作用,可作為賦形劑,並可能有助於藥物附著患處。
  • 羊鬍子灰: 燒成灰後使用,可能取其收斂、乾燥之效,在傳統醫學中,燒灰常被用於治療瘡瘍類疾病。
  • 輕粉: 具有消炎、殺菌和止癢的作用。

綜合上述藥物特性,膠胡散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

  1. 抗菌消炎: 輕粉可殺滅瘡面細菌,控制感染。
  2. 收斂乾燥: 羊鬍子灰與煙膠協同,有助於收斂瘡口,促進傷口乾燥癒合。
  3. 止癢: 輕粉具有止癢作用,可緩解患處不適感。

古文還提到「濕則干搽,干則油調」,這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思想。根據患處的具體情況調整用藥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若患處潮濕,則直接乾粉外敷,利用其吸濕乾燥的作用;若患處乾燥,則用油調和後外敷,避免藥物過於乾燥刺激。

總結:

膠胡散通過抗菌消炎、收斂乾燥、止癢等作用,達到治療羊鬍子瘡的目的。其用藥方法也體現了中醫的辨證論治原則。

傳統服藥法


煙膠五錢 羊鬍子一撮(燒灰) 輕粉1錢
上為末。
濕則乾搽,乾則油調。
本方方名,《瘍醫大全》引作「羊胡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膠胡散, 出處:《外科啓玄》卷十二。 組成:煙膠5錢,羊胡子1撮(燒灰),輕粉1錢主治:羊胡子瘡。 。 主治:羊鬍子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