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油膏中添加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寒: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白油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病,如風寒濕痹、皮膚瘙癢等。防風的加入能有效疏散外邪,改善皮膚的寒濕狀態,起到止癢止痛的作用。
- 止癢止痛: 防風除了疏風散寒之外,還具有一定的止癢止痛作用。對於一些伴有瘙癢症狀的皮膚病,防風的加入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促進病症的緩解。
因此,白油膏中添加防風,可以有效地發揮疏風散寒、止癢止痛的作用,更好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病。
白油膏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止痛:白芷性溫,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生肌的功效。白油膏常用於治療外傷、燒傷、燙傷等,白芷能有效消散瘀血腫痛,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白芷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傷口組織的修復。白油膏中添加白芷,可以加速傷口癒合速度,減少疤痕形成。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油膏」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驗方新編》與《外科學話義》的記載,白油膏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臁瘡: 尤其是多年不癒的慢性臁瘡,以及坐板瘡、禿頭瘡,及一切年久濕熱諸瘡、膿血不止,久不收口等症。
- 鼻疳、風疳: 是一種發生在鼻子和下肢的感染性疾病,表現為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
- 疔瘡、癰毒: 各種皮膚瘡瘍,包括對口、發背、魚口等,特別是潰爛、膿水不止的情況。
- 凍瘡: 凍瘡好而復發,癢不可忍。
- 癰疽: 指甲入肉,腫爛不已,甚至延至腳背,膿泡四起,痛不可忍。
治療原理
白油膏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 祛風除濕: 方中防風具有散寒解表、祛風止痛的功效,可以祛除體表的風邪濕毒,減輕紅腫、瘙癢等症狀。
- 消炎止痛: 方中白芷具有消炎鎮痛、通鼻開竅的功效,可以緩解瘡瘍的疼痛,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 清熱解毒: 桐油、雞蛋、黃蠟、白蠟等成分可能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抑制瘡瘍的炎症反應,減少膿液的產生。
- 生肌收斂: 根據古文描述,白油膏具有「數日即可收功」、「數日膿盡生肌」的功效,說明其可以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加速傷口的癒合。其配方中包含的鉛、松香、黃丹、輕粉、麝香等成分,都與殺菌、收斂、生肌有關。
- 活血化瘀: 麝香的加入,可能有助於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
綜合分析
從多篇古文的描述來看,白油膏是一個外用藥膏,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瘡瘍,特別是那些慢性、難以癒合的瘡瘍。其治療原理是通過祛風除濕、消炎止痛、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生肌收斂等作用,達到促使瘡口癒合的目的。
白油膏在古代醫學中被認為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劑,被譽為「臁瘡第一方」、「百發百中,神妙非常」。現代中醫對其成分和藥理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明確其療效和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真桐油3兩, 防風1錢5分, 白芷1錢5分。
放油內泡1夜,入鐵器內,慢火熬枯,去藥瀝淨滓,將油再熬,俟欲開時,用雞蛋1個去殼放油內炸至深黃色,去蛋不用,再將油用火慢熬,俟油色極明,能照見人鬚眉,入白蠟6分,黃蠟4分溶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白油膏, 出處:《夀世新編》卷中。 組成:真桐油3兩,防風1錢5分,白芷1錢5分。 主治:臁瘡數十年不癒者。並治禿頭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