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皮膏
TAO PI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寒 (0.26)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6%
膀胱經 16%
小腸經 16%
三焦經 16%
胃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桃皮膏方劑中加入淡豆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淡豆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止痛解表之功效。與桃仁、赤小豆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疼痛和腫脹,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 淡豆豉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藥物有效地滲透到患處,提高藥效。與桃仁、紅花等藥材配合使用,可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桃皮膏」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白禿髮落。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記載,桃皮膏主要用於治療白禿髮落,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桃皮為主藥: 方中以桃皮為主藥,其用量最大,且煎煮取汁後既內服又外洗。桃皮在古代醫書中記載具有生髮烏髮之功效。
淡豆豉與甘草的應用 桃皮膏中也提到淡豆豉,根據古文內容「治白禿髮落。桃皮膏方\n\n桃皮(去粗黑者五兩銼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先溫吃半盞餘留洗頭),豉(炒研半兩),白麵(炒半兩)\n\n上三味。先以桃皮汁洗頭,並吃訖,後以水調豉面末敷之。」與原文「- 淡豆豉: 清熱解表、發汗利咽。
- 甘草: 止咳化痰、調和諸藥。」的功效說明不同。 但是可以推論桃皮膏的應用上,淡豆豉用於清熱解表,協助桃皮發揮作用,甘草則負責調和藥性,使方劑更加溫和有效。 「白麵」則負責將藥材調成膏狀,方便敷用。
內外兼治: 古文記載了桃皮膏的兩種用法,一是將桃皮煮汁內服,二是將桃皮汁洗頭,並用豆豉和白麵調成膏狀外敷。這種內外兼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發揮藥效,促進頭髮生長。
桃皮湯沐發方: 《聖濟總錄》中還記載了「桃皮湯沐發方」,也用於治療白禿髮落。該方以桃皮為主,配以炒麵、炒豉和白米,煎湯沐頭。與桃皮膏相比,桃皮湯沐發方更注重於外用,通過藥液的沐浴來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桃皮(去粗黑者)5兩(銼,以水一斗,煮取5升,去滓,先溫吃半,盞,余留洗頭),豉(炒,研)半兩,白麵(炒)半兩。
先以桃皮汁洗頭,並吃訖,後以水調豉、面末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桃皮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 組成:桃皮(去粗黑者)5兩(銼,以水1鬭,煮取5升,去滓,先溫吃半盞,餘留洗頭),豉(炒,研)半兩,白面(炒)半兩。 主治:白禿發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