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清心安神豁痰飲中包含犀角,是因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豁痰開竅之效,且性寒、味苦,能直達心經,清熱解毒,並能通竅開鬱,豁痰醒神。
犀角之性,清而不寒,解毒而不傷正,故能清心火、解鬱熱,安神定志,且能開竅醒神,豁痰止咳,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痰熱阻絡、神志不清等症。
然現今犀角屬瀕危物種,受國際公約保護,應以其他藥材替代,如水牛角、羚羊角等,確保藥效之同時,亦需保護珍稀動物。
「清心安神豁痰飲」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功效:
- 清心安神: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能滋陰養心、清熱除煩,緩解心煩不寐、心悸怔忡等症狀,有助於安神定志。
- 豁痰止咳: 麥門冬兼具潤肺止咳之效,能化痰止咳,對於痰熱鬱肺、咳嗽痰多等症狀有良好效果,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清熱豁痰、安神止咳的功效。
「清心安神豁痰飲」中加入鈎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平肝熄風,安神定志:鈎藤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鎮靜安神之效。對於因肝風內動、心神不寧而導致的失眠、心悸、頭暈目眩等症狀,鈎藤可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
- 豁痰開竅,清熱解毒:鈎藤還具有豁痰開竅之功,能有效地化解痰濕阻滯,使心神清明,通暢氣血。此外,鈎藤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緩解因痰熱內擾而引起的煩躁不安、口舌生瘡等症狀。
因此,鈎藤作為「清心安神豁痰飲」的組成部分,在平肝安神、豁痰開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於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狀,達到清心安神、豁痰開竅之目的。
清心安神豁痰飲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安神定志:遠志味甘性溫,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之功效。方劑中以清心安神為目的,遠志可有效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提升療效。
- 豁痰開竅:遠志亦具開竅豁痰之效。方劑中以豁痰開竅為輔,遠志可幫助消除痰濁阻滯,使心神通暢,進一步增強安神效果,達到標本兼治之目的。
清心安神豁痰飲方劑中包含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心安神,活血化瘀:丹參味苦甘,性微寒,入心、心包、肝經。其具有清心安神、活血化瘀、涼血消腫之功效。方劑中以丹參配伍其他清熱安神藥物,可有效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同時也能緩解心胸鬱悶、氣血不通等問題,達到清心安神、活血化瘀的功效。
- 豁痰開竅:丹參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有助於清除痰濁,開竅醒神。此方中丹參的加入,不僅可清心安神,也能起到豁痰開竅的作用,進一步提升藥效,達到全面改善症狀的目的。
清心安神豁痰飲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效。其能清解肺熱,化解痰液,對於痰熱壅肺所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安神定志: 川貝母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其能清心火,解心煩,對於心神不安、煩躁失眠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安神作用。
因此,清心安神豁痰飲中加入川貝母,既能清熱化痰,又能安神定志,從而達到清心安神、豁痰止咳的效果。
清心安神豁痰飲中加入竹瀝,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豁痰:竹瀝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豁痰止咳的功效。對於熱痰壅肺、心神不安等症狀,可起到清熱瀉火、化痰開竅的作用。
- 安神定志:竹瀝清涼甘甜,可滋養心神,緩解因痰熱擾心所致的失眠、心悸、煩躁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清心安神藥物,有助於平心靜氣,安神定志。
主治功效
清心安神豁痰飲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顧松園醫鏡》記載,清心安神豁痰飲主治癲病、癇病,適用於心虛氣虛且有熱的患者。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以清心安神、豁痰開竅為主要治療原則,透過以下藥物組合達到療效:
清心瀉火:
- 犀角為君藥,其性寒,入心、肝經,具有強效的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功,能直清心經邪熱,使心火得降。文中更提到單用犀角一兩,加淡竹葉煎飲即可治愈癲病,足見其清心瀉火之功力。
- 鉤藤輔助犀角清心熱、平肝熄風,並具鎮靜安神之效。
滋陰養心安神:
- 麥門冬滋陰潤燥、養肺生津,可補充因熱邪耗傷的陰液,使心神得養。
- 遠志開竅醒腦、安心定驚,與丹參共同發揮安神之效。
- 丹參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能改善心神不寧的症狀。
豁痰開竅:
- 川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竹瀝清熱化痰、利咽開音,二者合用,清除阻滯心竅的痰濁。
- 針對痰多的患者,可加入牛黃加強化痰之力。
隨症加減:
- 因郁加鬱金:鬱金理氣解鬱,疏肝行氣,改善因情志不暢導致的氣機鬱滯。
- 因驚加珍珠、琥珀、辰砂:珍珠、琥珀皆能鎮驚安神,辰砂則重鎮安神,加強全方鎮靜安神之效。
- 金銀器、羚羊角之屬: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 火盛可加黃連: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增強清熱瀉火之力。
總結
清心安神豁痰飲通過清心瀉火、滋陰安神、豁痰開竅等多重作用,針對心虛氣虛有熱所致的癲癇病症,從根本上調整臟腑功能,使心神得安,痰濁得化,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其配伍嚴謹,隨症加減靈活,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
傳統服藥法
犀角、麥冬、鈎藤、遠志、丹參、貝母、竹瀝。
痰多,加牛黃,調服分許;鬱,加鬱金;驚,加真珠1分許,琥珀、辰砂各1錢許,金銀器、羚羊角之屬;火盛,加黃連。
清心,安神,豁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有安神益智、開竅豁痰之功,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心安神豁痰飲, 出處:《顧松園醫鏡》卷十三。 組成:犀角、麥冬、鉤藤、遠志、丹參、貝母、竹瀝。 主治:清心,安神,豁痰。主治:癲病、癇病屬心虛氣虛有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