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蟾谷精丹中含有蟾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蟾蜍性寒,具有解毒消腫、止痛化痰的功效。蟾蜍毒素能有效治療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其分泌物中含有的蟾酥更是名貴中藥材,具有強心、利尿、抗癌等作用。
- 蟾蜍與谷精具有相輔相成的功效。谷精具有補腎益精、滋陰壯陽的功效,與蟾蜍的解毒消腫功效相結合,可以起到更全面、更有效的作用。因此,神蟾谷精丹中加入蟾蜍,可使其藥效更加顯著。
神蟾谷精丹中包含谷精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利濕,止咳化痰: 谷精草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熱利濕、止咳化痰的功效。其能有效治療濕熱蘊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與神蟾谷精丹中其他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藥材相輔相成,協同作用。
- 滋陰潤肺,益腎固精: 谷精草亦有滋陰潤肺、益腎固精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肺腎陰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口燥咽乾等症狀。這與神蟾谷精丹中其他滋陰補腎、潤肺止咳的藥材相配合,能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肺腎功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神蟾谷精丹方劑中加入胡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胡黃連味苦寒,性涼,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神蟾谷精丹可能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疾病,如瘡瘍腫毒、吐血、衄血等。胡黃連的加入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減輕熱毒對機體的傷害。
- 抑制細菌感染:胡黃連中含有黃連素等抗菌成分,對多種細菌具有抑制作用。神蟾谷精丹可能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如化膿性感染等。胡黃連的加入可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的發生。
神蟾谷精丹方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便排毒:皁莢性寒,味苦,具有通便瀉下、消積化痰之效。方中加入皁莢,可助於清除體內積滯,改善便祕,促進代謝,達到排毒養顏之目的。
- 祛風止癢:皁莢亦具祛風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此方中可能因患者同時伴有皮膚不適,加入皁莢以達到消炎止癢,改善皮膚狀況的功效。
神蟾谷精丹中包含瓜蒂,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瓜蒂味苦寒,入肝、胃經,其性清涼,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如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都具有顯著的療效。
此外,瓜蒂還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減輕水腫。對於一些因濕熱引起的病症,如小便不利、水腫等,也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神蟾谷精丹中加入瓜蒂,能夠更好地發揮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神蟾谷精丹方劑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溫暖脾腎,改善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並有助於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 芳香闢穢,除惡氣: 丁香氣味芳香,可闢穢除惡氣,對於因濕濁、痰濁等導致的惡心、嘔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丁香在神蟾谷精丹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並改善因寒邪、濕濁等因素引起的各種不適。
「神蟾谷精丹」方劑中使用「粉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 粉霜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炎症反應。
- 滋陰潤燥: 粉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可以滋陰潤燥,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問題,配合其他藥材,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在「神蟾谷精丹」中,粉霜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其獨特的功效,達到整體療效。
神蟾谷精丹中加入蘆薈,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蘆薈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
2. 潤腸通便: 蘆薈富含蘆薈大黃素,具有促進腸道蠕動、潤腸通便的作用,可改善便祕,促進排毒。
因此,神蟾谷精丹中加入蘆薈,可發揮其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神蟾谷精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之效。對於神志不清、昏迷不醒、心胸憋悶等症狀,能起到迅速開竅、恢復神志的作用。
- 活血通絡:麝香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絡不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神蟾谷精丹中加入麝香,能起到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蟾谷精丹」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小兒諸病有蟲下如絲,或如馬尾,甚者便至危殆者」,意指小兒因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引起的病症。古代醫家觀察到患兒可能有蟲體排出(形如絲狀或馬尾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此方針對蟲積內擾、脾胃受損之證,通過驅蟲、清熱、消積以緩解症狀。
組成邏輯與功效推論
1. 驅蟲殺蟲
- 乾蟾:性辛涼,有毒,傳統用於攻毒殺蟲,尤以五月五日採收者(民俗認為此時藥效最強),酥炙後降低毒性,增強消積殺蟲之效。
- 皂角灰:具刺激性,能滌蕩腸道蟲體,古代常用於驅蟲。
- 瓜蒂:苦寒涌吐,可能通過刺激胃腸道促使蟲體排出。
- 胡黃連:清濕熱、除疳積,助乾蟾協同殺蟲。
2. 清熱解毒、消疳積
- 谷精草:清肝明目,煅製後增強收斂性,或用以緩解蟲積化熱之目疾。
- 粉霜(輕粉):含汞化合物,古方用於攻毒殺蟲,但須謹慎用量。
- 蘆薈:瀉下通便,助排出蟲體,兼清肝熱。
3. 行氣醒脾、開竅
- 母丁香:溫中行氣,緩解蟲積引起的脘腹冷痛。
- 麝香:辛香走竄,開竅醒神,或針對蟲擾致昏厥之危症。
4. 輔助調製
- 豬膽汁:苦寒清熱,作為賦形劑增強藥效滲透,並緩解蟲積化熱。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攻邪為主」,結合殺蟲、瀉下、清熱三法:
- 直接殺蟲:乾蟾、皂角、粉霜等毒性成分破壞蟲體。
- 促蟲排出:瓜蒂涌吐、蘆薈瀉下,使蟲體從上下二焦分消。
- 調理兼證:胡黃連、谷精草清熱除疳,母丁香溫中行氣以防苦寒傷胃,麝香開竅防蟲擾神明。
特點:針對蟲積重症,用藥峻猛(含毒性成分),體現「急則治標」思路,適用於體質尚實、蟲勢猖獗者。其組方符合古代對蟲病「毒藥攻之」的治療原則,結合外治法(如煅製、膽汁丸)以增強藥效。
傳統服藥法
乾蟾3枚(5月5日取者,酥炙黃),谷精草3兩(入1瓶內,鹽泥固封,慢火煅通赤),胡黃連半兩,皂角3寸(燒灰),瓜蒂半兩,母丁香半兩(以上先為末),粉霜1分(研),蘆薈1分(研),麝香1分(研)。
上同拌勻,以豬膽汁和丸,如黍米大。
每服10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神蟾谷精丹,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三。 組成:乾蟾3枚(5月5日取者,酥炙黃),谷精草3兩(入1瓶內,鹽泥固封,慢火煅通赤),胡黃連半兩,皂角3寸(燒灰),瓜蒂半兩,母丁香半兩(以上先爲末),粉霜1分(研),蘆薈1分(研),麝香1分(研)。 主治:小兒諸病有蟲下如絲,或如馬尾,甚者便至危殆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